第A06版: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 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9月10日 星期
首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聚焦我市发展改革——
我市经济社会实现“三个飞跃”
城市走上组团式发展道路

□记者 李迎博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9日,由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幕。此次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将邀请我市部分重点委局、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在9日上午举行的首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围绕“砥砺奋进促发展 锐意改革谱华章”这一主题,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发展改革工作情况。

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数字看变化:我市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65亿元,大幅跃升到2018年的4640.8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2位。

市发改委主任张伊民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洛阳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洛阳在全国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主要体现在“三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实现了由重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的飞跃。

第二个飞跃,实现了由城市带状发展向组团发展的飞跃。

第三个飞跃,实现了由单一交通节点向综合交通枢纽的飞跃。

工业奏响“从无到有” “从有到大”“从大到强”三部曲

●数字看变化:我市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1.3∶54.4∶24.3调整为目前的5.1∶44.6∶50.3,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7%。

由重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的飞跃,我市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从有到大” “从大到强”的重大转变。

“十三五”以来,我市以“四双联动”为路径,加快构建“565”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建设了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六大产业园”,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天宫”“蛟龙”“墨子”“天眼”等大国重器闪烁着“洛阳创造”的光芒。

近年来,我市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功引进清华洛阳基地、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新型研发机构14家,全市创新主体达到4657家、创新平台2242个,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已累计进驻企业7104家。

中心城区面积扩大近50倍,走上组团式发展道路

●数字看变化:70年来,我市城市区从4.5平方公里、6.8万人口的小城,发展成了目前建成区面积达218.2平方公里、225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7.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洛阳城区框架不断拉大,面貌日新月异。进入“十三五”,洛阳城市走上了组团式发展的道路,“一中心六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不断完善,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位一体”综合交通体系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数字看变化:2018年,我市公路总里程超过1.9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7倍;洛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30万人次,同比增长49%,增速居全国第五。

张伊民介绍,洛阳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枢纽城市,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十三五”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铁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呼南高铁豫西通道过境洛阳,我市“十字架构”的高铁网络呼之欲出。

公路网络日渐完善,“一中心六组团”快速路网构建成型,洛济、尧栾西、新伊、栾卢等高速公路快速建设,即将形成“三横三纵三环”高速网络。洛阳机场先后开辟了洛阳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多条航线,机场三期扩建工作即将启动,正在朝着“一体、两翼、一基地”的目标不断迈进。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