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洛阳·城事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
他从事地质工作多年,近年来的冬至和夏至,他多会和古人一样
通过影子来测定太阳的方位

冬至洛城测日影
数据和古人记录基本吻合

□首席记者 李砺瑾 文/图
昨日下午4点多,陈山柱在使用罗盘

昨日,在新区体育场广场上,从事地质工作40余年的陈山柱带着罗盘,通过日影来测定太阳的方位。过去多年来,他都会在这一天,通过数据来验证古人的“土圭测景(注:景通影)”。

1 从事地质工作的他,模仿古人“土圭测景”

今年65岁的陈山柱,从1977年开始在洛阳从事地质工作。他说,参加工作后,他了解到《周易》及“河图洛书”,就深深地迷上了。因为经常在野外工作,他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感悟非常深。

从2012年开始,每年的夏至和冬至,他都会来到洛阳桥东的洛浦公园,这里过去有个洛书台,台上竖立着45根柱子,按照洛书的图案有序排列。只要夏至和冬至这两天不是阴雨天,他都会来这里,测算日出和日落的方位。到了正午,他会做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做过的一件事情——“土圭测景”。通过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测量日影的长度,来验证老祖先得出的数据。

那么冬至那天日影到底有多长呢?《周礼》的记录是“冬至,日在牵牛,景长一丈三尺”。《周髀算经》也有记载:“故冬至日晷长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长尺六寸。”

从2012年开始,陈山柱把每年夏至和冬至算出的数据发布到论坛上,引起不少人关注。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市著名民俗学家刘百灵就是那时候认识陈山柱的。当时陈山柱的网名叫“又是一个春天”,他和我市众多文史爱好者一起,组织“星期六公益论坛”,寻根河洛文化,交流文史知识。

“前几年洛浦公园提升改造,洛书台的这些柱子被拆掉了,我就没再去那里测过。”陈山柱说,当他从刘百灵那里得知,本报一直在关注二十四节气与洛阳的故事,他表示愿意在冬至这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一个试验,看看这天测出的数据和我们祖先记载的是否有出入。

2 正午时刻的影子长度,和古人记录基本吻合

陈山柱说,想在洛阳测日影,首先要知道洛阳的正午时间。

“不是中午12点吗?”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疑问,陈山柱笑着解释说,这是北京时间。北京时间的基准线是东经120°,而洛阳的经度为东经112°,所以实际上洛阳的正午时间应该为12点32分。

于是,他选择在这个时刻测量日影。经过他的测量,垂直高度为80厘米的尺子,日影长为127厘米;垂直高度为100厘米的尺子,日影长为158厘米。

陈山柱说,古人“土圭测景”用的表杆是8尺,在周代8尺约为今天的184厘米,冬至这天日影长一丈三尺五约为今天的311厘米。这组数字和今天测量的结果已经十分接近了。

刘百灵说,周代的历法以冬至为岁首,其前一天为除夕。这意味着,在周代时,冬至这天就相当于如今的大年初一,如今民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刘百灵说,很多老辈人都知道这个说法,现在大家都知道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这一天,白天就逐渐变长,黑夜就开始变短了。

3 太阳落山方位,和古籍记载吻合

在过去几年里,陈山柱在每年的冬至,除了测日影,还要用罗盘来验证古人的一个说法。

《周髀算经》里说:“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辰和申在古代都代表一个时辰,但陈山柱结合《周易》和八卦说,在古代风水学中,将“河图洛书”和“八卦”的智慧融为一体,应用在方位之上,有“一卦管三山,八卦二十四个方位”之说。辰在东南,申在西南,这是日出和日落的方位,那具体日出和日落的方位在哪里呢?

陈山柱说,这得依靠他多年不离身的“宝贝”——地质罗盘。

陈山柱说,地质罗盘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不然测出来的数据就会和实际有偏差。这是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这两个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而且纬度越高越偏向两极的位置,磁偏角会越大。

“郑州的磁偏角是3°50′,我用的是这个数据。”陈山柱说,校对好后,还要选择一个开阔的室外,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相对准确。

随后,记者和他来到体育馆北侧的广场上,这里有三个高耸的旗杆,因为今年的冬至是个晴天,我们看到旗杆的影子在日光下清晰可辨。

下午4点刚过,陈山柱把罗盘放在日影的重合位置,只见罗盘的指针稳稳停在240°的位置。他说,在二十四山图中,240°即为申正,这也验证了古人说的“日入申”的说法。

4 “测景”结果又一次说明,二十四节气和河洛地区密不可分

陈山柱说,他从2012年开始测量,每年得出的数据基本都是一致的,这也说明,在洛阳测量出来的数据和古籍上记载的基本吻合。对照二十四山图,陈山柱说,他在夏至这天测量出的结果为“日出寅而入戌”,都验证了古人的说法。这说明,数千年前的古人正是在河洛地区确定了冬至等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内容,也说明河洛地区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起源地。

无论是周公在洛阳“土圭测景”,还是起源于河洛地区的二十四节气,无不是古人在长期的实践观察中得出的结果。刘百灵说,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的天文历法密不可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分为24段,分列在12个月中,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

刘百灵认为,古人观测天文决定时间,农业发达的前提条件是古人对时间的掌握,二十四节气产生后,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尽管有的已经渐渐和当今生活有所脱离,但是如冬至这样的节气,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华夏儿女一代代的印记,亘古至今,绵延不息。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