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彩风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8月8日 星期
/夕花朝拾/
穿鞋拾记
□马德顺

我兄弟多,小时候,我们几个穿鞋是家里的大问题。春秋穿的布鞋、冬天穿的棉鞋,都是母亲做的。夏天,父亲从集市上给我们兄弟几个每人买一双塑料凉鞋。

凉鞋穿久了,鞋襻会断,父亲总是耐心地帮我们修:剪一块跟鞋襻宽度、颜色差不多的塑料片,把镰刀头放在灶口烧红,将塑料片烫化,把断开的鞋襻粘起来。看过两次后,我竟也能给弟弟们补凉鞋了。

相较于穿鞋,我对不穿鞋的记忆更多一些。下河游泳、捉鱼不穿鞋,爬树摘果子、掏鸟蛋不穿鞋,在那个连狗都嫌的年纪,不穿鞋丝毫不影响我们追鸡逐狗。

我们还时常上学穿鞋出门,放学光脚回家。有一次,舅舅来家里做客,见到放学后兴冲冲跑回家的我,关心地问:“你怎么上学不穿鞋子?”

我从书包里掏出布鞋,得意地告诉他:“鞋子在这儿呢!”见布鞋上有一些灰尘,我啪啪拍了几下,灰尘在金灿灿的阳光下飞散,显得和我一样得意扬扬。

上中学后,活动范围缩小到了校园里,我的生活从以前的丰富多彩变成了三点一线。可青春的活力是关不住的,一到周日,我们就打球、踢球。球鞋虽然结实,但还是不耐穿,洗球鞋的时候,我总发现大脚趾处破了个洞,可能我在球场上太卖力了吧!

那时洛阳的冬天很冷,家里没有暖气。有一年冬天,母亲在镇上的供销社淘到一双老式翻毛皮鞋,里面衬着狗毛,穿起来很暖和。这双皮鞋陪我度过了高中时期寒冷的冬天。鞋面很结实,一直没有被“突破”,倒是鞋底被磨秃了,见证了我青春期旺盛的精力。

大学我报了军校。从新生军训开始,我穿得最多的是制式皮鞋,就是传说中的“三接头”。军校生活紧张、艰苦,穿着新的制式皮鞋训练更是折磨人,鞋子硬,还磨脚。队长给我们支招儿:用肥皂磨一磨鞋后跟。然而这起不了太大作用,训练起来脚还是会被磨掉皮。

等脚后跟和脚掌起了一层厚皮,鞋子也磨得柔软合脚了。这时也没人再埋怨制式皮鞋了,每天都会把它擦得锃亮。和刚入学时相比,我们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做什么事都像走队列一样,一板一眼的。

到了大三、大四,制式皮鞋在我们的折腾下开始开口、鞋面开裂,尽管新鞋已经发到手,但旧鞋子是不会扔的,倒不是舍不得,而是因为旧鞋子成了身份的象征。我们故意穿着开口的皮鞋到大一、大二的学弟面前炫耀。那时,我们还可以找校门口的老大爷,为皮鞋钉上铁掌,走起路来自我感觉好极了。

工作之后,我很长时间都没有买便鞋,总是用制式皮鞋搭配便装,这引起了爱人的不满。她抱怨我:“不要把自己搞得像个学生,什么身份穿什么衣服。”

她不仅“言传”,还要“身教”,趁休假把我拉到商场,选几件“满意”的衣服,再搭配合适的鞋子。不得不承认,爱人的眼光还不错,尽管我对新衣、新鞋不以为意,但听到同事称赞我的新行头,心里不免有几分得意。

结婚前,爱人给我买过一双篮球鞋,花了700多块钱,把我给心疼坏了,那是我穿过最贵的鞋子。现在回想起来,不同的鞋子承载着不同的感情。穿鞋是一件重要的事,穿什么鞋似乎又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能在路上走得坦然。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