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寻根河洛 花好月圆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9月16日 星期
当代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来洛参加央视中秋晚会节目演出,坦言龙门石窟
激发了创作冲动

谷建芬:“我要为洛阳写歌”
□记者 李砺瑾/文 张斌/图
谷建芬

来洛阳几天就学会了洛阳话,坦言龙门石窟激发了创作冲动,最喜欢洛阳的古诗词文化……近日,当代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来洛参加央视中秋晚会节目演出,今年85岁的她在昨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中,畅谈4天来的感受,她饱含深情地说:“我要为洛阳写歌。”

1 龙门石窟激发创作灵感,洛阳的古诗词让她印象最深

平易近人,妙语连珠,这是这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给人最深的印象。谷建芬祖籍山东,出生在日本大阪,6岁时回到祖国。她创作的旋律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滚滚长江东逝水》享誉海内外。她还培养出毛阿敏、那英、刘欢、孙楠、解晓东等一大批明星学生。数十载的艺术生涯,她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她却说,听到别人说“听你的歌长大”,就是对她最大的奖赏。

“这次我来洛阳,洛阳的各方面都是我没有想到的,感受很多。”谷建芬说,来洛阳前,她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太深的印象,但到这里之后,看到这座城市的建设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她心情很激动,尤其是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让她深深感到震撼。她说,没有想到在自己住的宾馆里,竟然还有座书屋,龙门石窟更是激发了她创作的冲动。

在洛阳的数天时间里,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洛阳的古诗词文化。为此,她已经拜托了洛阳的一些朋友,请他们找一些资料,因为她很想写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洛阳的父老乡亲,这次来了以后,感谢你们给了我很多支持和灵感。我一定要把洛阳的两首歌写好,表示对大家的感谢。”谷建芬说,她想为洛阳写两首歌,一首写给孩子们,一首写给成年人,尤其是写给孩子的歌,和她近十几年来从事的工作有很大关系。

2 在洛阳感受到厚重文化,想把这些写出来

艺术生涯已数十载,谷建芬不管是创作歌曲,还是培养人才,都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2005年开始,她放下了其他事情,开始为孩子们写歌。最初她先从唐诗中选取作品,谱写成《新学堂歌》,目前已经写出50首的《新学堂歌》和50首的少儿歌曲,出了两本书。

为啥要创作和儿童有关的歌曲呢?对于这问题,她说现在孩子们唱的歌好多还是多年前的,需要跟着时代一起走。“我现在人老了,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们的音乐教育上。”谷建芬说,孩子们最需要了解的是祖国的历史文化,可只是单纯背诵未免枯燥,如果能够一边唱一边跳,让歌曲陪伴孩子们长大,这对他们的未来和成长都是很好的。

这次来洛阳后,她笑着说:“感觉来晚了。”因为在洛阳的这几天,让她对“新学堂歌”的概念和风格有了新的认识。触动最深的是龙门石窟,让她感到洛阳的历史文化既悠久又深刻。尤其是过去她在为古诗词谱曲时,可能更多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在洛阳我亲眼看见,亲身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这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她说“要把洛阳这方面的东西写出来”。

“洛阳的孩子们,一定要唱有地方色彩的歌,去好好地寻找音乐语言是什么。”谷建芬说,这对她而言在创作上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3 来洛能说洛阳话,最打动她的是洛阳的人

“您创作了太多耳熟能详的歌曲,那些旋律如此深情,又如此打动人心。”听到记者这句话,谷建芬道出了她作曲的“秘密”。原来,她小时候,母亲就用放音乐的方式叫她起床,起床后干所有事情几乎都是音乐陪着她。长大以后,她愈发感觉离不开音乐,因为她认为音乐可以抒发心里的快乐和悲伤。“这个习惯从我小时候写的歌《一碗白米饭》开始,我都可以通过音乐来表示自己心里的喜怒哀乐。”谷建芬说。

因此,这次来洛之行给她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谈及让她最难忘的洛阳风物时,出乎所有人意料,她用地道的洛阳话脱口而出“牛肉汤”。

来洛阳竟能说出如此地道的洛阳话,她笑着说出了缘由:“听你们说话已经带着音符出来了。”因为“作曲就是要听人们讲话的韵律”。随后,记者改用洛阳话和她交流:“您昨天吃嘞啥?”她说:“昨天吃嘞牛肉汤,好吃。你知道吗?我是洛阳人。我在洛阳长大,在洛阳变老。”她随口又说的这几句话,虽然是玩笑,却又几乎让人听不出这是一个外地人。

提到洛阳话,谷建芬认真地告诉记者,她希望将来为洛阳创作出来的歌曲,能够有一个洛阳话版本,一个普通话版本。因为这是为洛阳写的歌,就要找到洛阳的发音。

采访最后,当记者问到“洛阳最打动您的是什么”时,她只回答了一个字“人”。她说,在洛阳最打动她的是洛阳人的热情、直爽,让她尤其喜欢。因此她说自己“肯定要再来,把歌写好了录好了,带着旋律过来”。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