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不仅珍藏了丰富的古代珍贵文物,而且保存了许多承载红色记忆的革命文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洛阳博物馆,看看四张证书背后最可爱的人。
这四张证书属于同一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毛真道,他出生于1932年。
1951年4月
一张摊贩许可证 有他最初的人生梦想
洛阳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石艳艳说:“这四张证书极其珍贵,它勾勒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毛真道的人生轨迹。他和今天的年轻人一样爱家、爱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选择远离家乡、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生命。”
第一张证书的日期为1951年4月2日,是洛阳县(今洛阳市)人民政府颁发给毛真道的摊贩许可证,经营范围有线、网罗、钢针等,经营方式为流动设摊。这张摊贩许可证的背面还注明了经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必须在指定地点营业、货物应标明价格、公平交易等。
石艳艳介绍,此时人民解放军再次攻克洛阳已经过去了3年,毛真道申请到的这张摊贩许可证编号为2991,这说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当时洛阳的个体工商业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这一年,毛真道19岁,从证书上的照片来看,他还是个青涩稚嫩的小伙儿。此时,他或许正怀揣梦想,希望通过经营小生意,养活一家人。
1952年1月
一张革命军人证明书 彰显他对祖国的热爱
在领到这张摊贩许可证一个月后,毛真道改变了主意——他换上戎装,前往朝鲜战场。
1952年,毛真道的家人收到了一份革命军人证明书。这份证明书由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在1952年1月31日签发。上面写有“毛真道同志系一九五一年五月参加我军”“其家属得按革命军人家属享受优待”等字样。
此时的毛真道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他所在的第67军,先后历经1951年的金城地区秋季防御战役和局部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的春反登陆作战准备、夏季反击战役、金城战役等,是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各军中歼敌最多的部队。
1952年
一张津贴汇票 藏着他对家人的眷恋
1952年,毛真道的家人收到了一张他所在部队代为寄出的津贴汇票,金额为人民币8万元。
石艳艳说:“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志愿军的津贴并不高,1953年9月,彭德怀在给毛泽东主席的报告中说:“一个营长的伙食加津贴共48万元,只等于火车上一个新参加(工作)的乘务员的薪金,等于一个较好的雇用炊事员的薪金,低于汽车司机的薪金。”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真道省吃俭用,从个人津贴中节省下来这宝贵的8万元,汇给家人补贴家用。
1953年8月
一张牺牲证明书 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1岁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战役打响的第一天,毛真道同志就牺牲了,年仅21岁。金城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
1953年8月3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向毛真道烈士的家人毛正顺先生发出了这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这张牺牲证明书中记载了毛真道同志牺牲的时间,牺牲前的职务及在朝鲜的安葬地点等信息。
这张牺牲证明书的左上角粘贴有毛真道在朝鲜期间拍摄的照片。他身着志愿军军服,目光坚毅,俨然已经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自毛真道离家后,这张照片让毛真道的家人得以再次“见到”他。
今天,毛真道烈士与其他志愿军将士仍安眠于他们战斗过的地方。正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写:“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他们,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