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讲述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

杨枥
从“豆腐块”到东丽文学奖

□记者 杨文静 文/图
散文集《獐子路过瓜田》
2012年1月13日的《百姓写手》版,刊发了《公交车上》
扫码读散文《边角之地》
扫码读散文《獐子路过瓜田》

“‘宇宙一大书本,人生一大课堂。’我是文字天地中的一株小草……永怀敬畏之心。”在扉页上写下这段话,杨枥(笔名)准备把自己新出版的散文集送给朋友。

散文集名字叫《獐子路过瓜田》,书中收录了多篇获奖作品,最近获奖的是《边角之地》——在第三十届“东丽杯”孙犁散文评选中,获得东丽文学奖。获得本届该奖项的作者,全国仅10名。

从在《洛阳晚报》上发表“豆腐块”到出版散文集,并在全国知名文学赛事中崭露头角,杨枥在键盘上耕耘了10年。

1 10年前的“豆腐块”,一直珍藏

“10年前,我在一家电子商行当店长,活得就像磨道圈里的一头驴。每个月从月初忙到月尾,业绩不错就很高兴,可高兴不了半宿,第二天一睁眼,就要继续当驴。虽然当时薪水挺高,但感觉非常枯燥和疲惫,我觉得生活不该是这个样子。”为了“自救”,杨枥加入了几个古诗文文学群,闲暇时在群里学习写对联和格律诗。

爱人看她投入,非常支持她,给她装了一台电脑,配了一个大键盘。

那年冬天,很偶然,杨枥写了一篇乘公交车的见闻。“那时,单位前面有个报刊亭,早晨上班去得早,我就站那儿看报纸,看到《洛阳晚报》有个《百姓写手》版,刊登的小稿充满了烟火气息。”于是,她特意抄下投稿邮箱,把自己写的小文投了——这是她第一次投稿。

天天忙工作,她差不多忘了投稿这件事。一天,她在家里睡午觉,手机响了,接通后,传来一个男士的声音:“你好,我是洛阳晚报副刊编辑,我姓徐,副刊采用了你一篇稿子,要发稿费,但你只留了个电话,没有地址……”

“那一刻,我感觉全身的血轰隆一下都跑到头发丝上了,激动得声音直发颤!”过去10年了,杨枥说起这件事来还是无比激动。挂了电话,她马上让爱人买份当天的晚报,爱人也非常兴奋。

那张报纸,杨枥至今还保存着。2012年1月13日,《洛阳晚报》的《百姓写手》版刊发了她的处女作《公交车上》,虽然才400多字,却一下点燃了她的文学梦。她把这张报纸放在一个铁盒子里,心想:啥时候能把它填满呢。而今,铁盒子早就满了,报纸、杂志、获奖证书、奖杯等,家里摆得到处都是,但铁盒子依旧是她珍藏的宝贝,“我要好好保存着,老了还要看”。

当年那张稿费单,她也没舍得把稿费取出来,留作纪念。随后,她加入《百姓写手》版的“以文会友”群,认识了一帮文友,在大家的鼓励、带动下,开始大量写作。

2 笔力见长,创作井喷

“徐编是我文学创作的领路人,是他把我的文章,从邮箱里海量的稿件中挖出来的。”说起当时《百姓写手》版的编辑徐礼军,杨枥充满感激。

2018年,在“罗峰奖”全国非虚构散文大赛中,杨枥的散文《獐子路过瓜田》获得了二等奖。这是她第一次获得专业的散文奖。

那年春天,在一次采风活动中,杨枥认识了文友汪天钊。她在晚报上看过关于汪天钊的报道,非常佩服他在逆境中对文学的执着。通过交流,杨枥发现,“他是一个对文学特别执着、特别纯粹的人,看着不爱说话,聊起文学话可多了”。

在杨枥后来的创作道路上,她得到了汪天钊等很多文友的帮助、指点。

有一天,杨枥在写《看瓜记》。“本来只写了1300字,想投给晚报副刊,汪天钊看了却说,感觉没写完。我又写到3000字,他说还是不过瘾。最后成稿7300字,题目也由《看瓜记》变成了《獐子路过瓜田》。”汪天钊看完成稿,说:“你这篇文章,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我能确定,它是好文章,但不知道它好在哪儿……”在汪天钊的建议下,杨枥把文章传给了《牡丹》杂志主编王小朋。没想到很快就得到回复:“题目好,内容也好,笔力见长。留用。”

那几年,杨枥没往外投过稿。栾川文友李刚鼓励她试试。“《獐子路过瓜田》得奖,纯属偶然,我发过去就没再惦记,也不明白这一篇为啥得奖。颁奖时,评委老师告诉我:你这篇文章,有生动的细节刻画、独特的生活体验,语言清丽灵动,自然不造作,所以才脱颖而出。”

杨枥的文学语言一开始并不算好。她曾在《牡丹》杂志发表过一篇1.8万字的散文,汪天钊看过后,激动地打电话给她:“这篇文章的语言虽然粗粝,但看得出你在选材方面的敏锐,相信我,老哥从来不诓人!照这个路子好好写吧!”当时,她正在菜市场买菜,汪天钊这个电话,让她感受到莫大的鼓励。

编辑、文友的鼓励、帮助,以及后来国内许多前辈的带动,让杨枥充满了创作激情。2018年6月以后,她的创作呈井喷状态,经常从早写到晚,写完还不想睡觉,沉浸在文字中不能自拔……

3 给母亲读自己的文章

2014年以后,杨枥在一家出版公司工作,这期间,她很少有时间写作。

2018年7月,杨枥应聘到《牡丹》杂志社当了编辑,她发现,停了两三年,自己的笔力反而见长了。“可能跟阅读有关,在出版社看了很多书。我们主编(王小朋)经常说‘阅读的下限,决定你写作的上限’,真是这样。”

从10年前在副刊发表“豆腐块”《公交车上》,到出版散文集《獐子路过瓜田》,再到此次获得东丽文学奖,杨枥的散文有了质的飞跃。鲁奖得主陆春祥说:“杨枥融长久的生活积累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于一体,字里行间跃动着世间的美好及人性之光。”

谈起自己的文学成长历程和创作心得,她说,她这个昔日的“急先锋”学会了打腹稿,很多文章在动笔前,已想了十天半个月。每天早晨上班路上骑行的40分钟,都是她的构思时间。“谋篇的时候,我把自己当成导演,剧情、结构、主题的调调,故事设计、人物设计,都会一点点捋顺。”动笔时,她又成了“演员”,“一定要入戏,写谁,你就是谁;写到哪儿,你就在哪儿,要把心完全沉浸到剧情中去”。

她说,文字需要宣泄,更要懂得节制:“好的作者,减法比加法做得好,他们懂得‘藏’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就像蜘蛛,用文字在结网,等着读者自投罗网。”

文章完成后,修改也非常重要。杨枥尝到了修改文字的乐趣,她会不厌其烦地重新排列文字顺序,追求精炼、新颖、准确的效果。“还有一点儿,写作者对文字须有敬畏心。带着真情实感去展现,而不需要主观评判,要摒除自己的是非心。”

今年,杨枥在《洛阳晚报》上开了专栏“乡野漫步”。一次回老家,她给母亲读自己的文章读到夜里两点,母亲还意犹未尽,欣喜地说:“俺闺女咋写恁好哩!这些事你咋都记着呢?”让她意外并喜悦的是,母亲说她也在《洛阳日报》发表过文章。“写的是我们村的炊事员,一块多的稿费呢,你外爷可高兴坏了……”

“我从小就敏感、爱观察,我妈说,我能写东西,估计是随她。”杨枥笑道,“我许许多多的灵感,都来自我妈,她吃的苦太多太多了。从小,我就可心疼她,感觉她很善良,很坚韧,很勤劳……”

谈起未来的创作方向,杨枥表示,她要把笔墨从“农村”转向“城市”,保持一颗平常心,写与当下生活接轨的作品。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