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开药方、拾药、碾药、捣药……对今年75岁的李凌欣来说,这些都是他非常熟悉的操作,作为曾经的乡医,为乡邻看病,他一个人“承包”整个流程。如今,家里留存的药柜、铁碾、药臼、药刀等中医老物件,让他经常回想起曾经的充实岁月,这些老物件见证了他和父亲两代人的行医时光,是他的“亲密战友”。
近日,记者在位于洛龙区龙泰A区的李凌欣家里,见到了李凌欣和他珍藏的中医老物件。
1 “行医就是治病救人,是为了济世”
走进李凌欣家,一股药香扑鼻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颜色古朴、颇具年代感的药柜,一个个小格子上分别写着不同中草药的名字,药柜前的桌子上放着金属制的药臼和木柄金属头的药锤,一旁的地上放着一个铁碾,据说有150斤重。
李凌欣指着一个安在板凳上的椭圆形刀介绍:“这是药刀,切药材用的。还有一杆老秤,上面的刻度是‘两、钱、分’,叫‘戥(děng)子’,秤杆是用豪猪的刺做成的。”
李凌欣说,他们村原来是曹屯生产大队,后来改为曹屯村,他的父亲年少时在亲戚家的店铺当学徒,跟着学中医,后来在店里坐诊。1966年前后,村里成立卫生所,请他的父亲坐诊,“这两个药柜差不多有百十年了,在新中国成立前是私人药店的物件,成立卫生所时被收了上来,铁碾、药臼、药刀等新一些,一直留到了现在”。
“在有生产队的时候,医生看病也是工分制,看一个病人记多少公分,靠公分拿粮养活家人。20世纪80年代初,生产队解散后,允许私人承包,我父亲承包了卫生所里的中医科,抓药开始算钱。不过,那会儿一服药很便宜,利润非常微薄,收入仅能糊口。”李凌欣说,他的父亲一直叮嘱他,“行医就是治病救人,是为了济世,决不能靠这个发财”。
李凌欣的父亲医术高超、看病细心又有耐心,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周边宜阳、伊川等地的老乡也来找他看病。
2 “看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
李凌欣从小跟着父亲学医,还在1983年参加了市第二届中药班的培训,不过,他真正开始行医是1992年父亲生病之后。
“我从学校毕业后,到生产队当了会计,父亲那时候身体很好,完全可以支撑起来。我虽然没有立即回家帮助父亲,但也没有间断学习中医。”李凌欣说,1992年父亲患脑出血,看着父亲那不舍的眼神和屋子里的中医物件,他毅然决定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像父亲一样去行医救人。
那时候,乡村医生实行持证上岗,要考“乡医证”,每两年考试换证。拿到证书后,李凌欣开始了自己的乡医之路。
“看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李凌欣说,他看病要与病人充分交流,“把脉之后跟病人说病情,然后告诉对方如何治疗,治疗后达到什么效果,这些我都会事无巨细地跟病人说清楚,我坚信医患充分交流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很多病人最后都成了我的朋友”。
李凌欣说,乡医长在农村、根在基层,离老百姓最近,也要时刻为老百姓着想。那时候,为节省成本,除了看病、开药方,碾药、切药、抓药这些活儿他也都是自己干,家里的铁碾、药刀都是他的“亲密战友”。
20多年的行医生涯,李凌欣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同时,他也一直坚守着父亲的嘱托,和乡邻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尊重。
3 虽不再行医,但不忘医者初心
根据相关规定,李凌欣在七八年前上交了“乡医证”,不再行医。“政府每个月都会发放一定的补助,我特别有满足感。”李凌欣说。
曾经,李凌欣的女儿想把这些中医老物件送出去,他却舍不得,这些老物件是父亲和他两代人行医的见证,陪他走过了繁忙又充实的难忘岁月。
记者注意到,李凌欣家里放着两筐草药。“这是我老伴儿采的药,一种可以消积食,一种可以下火。”李凌欣说,他的老伴儿闲不住,有时间了就跟邻居约着去采药,不同节令采的药不同,拿回来就晾上,如果周围人有上火等轻微不舒服,来讨要,他们会分文不收送出去,多的则拿到市场上去卖,“既能帮助人,也充实了生活”。
回忆过去,李凌欣感慨颇多,怀念之余也充满自豪感:“行医时我全心治病救人,无愧于医者称号。行医也让我自己受益不小,积累的经验能帮我避病免灾,现在我和老伴儿身体都不错,孩子们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如今,闲暇时光,李凌欣会翻一翻医学书籍,如果亲朋有需要,他也会根据经验给出一些养生建议。对于老年生活,李凌欣从中医角度给了三点建议:一、需要运动,但不要过度;二、平时不能吃得太饱;三、要想得开,思想上不要有太大负担,保持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