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第25届洛阳牡丹花会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赵瑞:花会让我当上导演
何小要: 用镜头 记录牡丹之美
史庆祥:接待贵宾的激情岁月
杨延林:见证洛阳旅游业崛起
“广告中的牡丹风采”摄影创意大赛启事
洛阳新闻旅行社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4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杨延林:见证洛阳旅游业崛起
  人物档案:杨延林,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1990年至今从事旅游工作。

  “谈起旅游,不得不说说每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花会。 我市旅游业与牡丹花会有着不可分割性与互相影响性。”从1990年开始就一直在旅游局工作的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杨延林日前对记者这样说。

  说起牡丹花会对我市旅游业的作用,杨延林认为用“不可或缺”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他说如果没有牡丹花会的宣传作用,我市的旅游业不可能发展这么快,花会对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功不可没。花会与旅游业是共同影响的,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花会引进新品牡丹,提升了花会的品位和档次,两者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杨延林回忆到,花会初办的几年里,赏花之处人山人海。那时能观赏牡丹的地方只有三个,很多游客都是当日看完牡丹花就走,靠这些低端游客带动住宿、餐饮等其他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发展很难。

  随着牡丹花会越办越好,牡丹花会已经成为洛阳旅游业的名牌“产品”。牡丹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一种载体,“昼赏牡丹夜观灯”的节会模式逐渐形成。今年的花会会期延长至40天,这会带动洛阳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一系列和牡丹相关的艺术产品、深加工产品会在此期间有比较不错的收益。

  以前,举办花会都是围绕着“花会搭台,经贸唱戏”进行的,旅游业在当时只是为经济贸易做好铺垫。近年来,花会的规模越办越大,旅游业也有了新突破,已经发展为“花会搭台,旅游经贸唱戏”了。

  杨延林说,这么多届花会成功举办,充分说明花会的节会模式是正确的,但是花会的发展依靠模式突破很难,现在花会必须创新。如何制造花会新卖点,吸引更多游客,尤其是高端游客,才是花会将来的发展之路。 

  (见习记者 李珍/文 王振华/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