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自己每次都会赢,那你只会失望。如果你小心翼翼,并且做了该做的事情,就会意外地获得正面结果。”英国著名的赛马训练师纳特如是说,他更相信悲观。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的一项研究与纳特的观点不谋而合,心理学家发现,在职场上,悲观一点好处多多。
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或多或少持有悲观心态的人士。事实上,所谓的悲观主义者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消极,悲观的情绪很可能比乐观主义更具适应性。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对类似赌博实验的成功概率进行预测时,悲观者预测的数据较之乐观者要准确得多。因此,悲观者更有可能作出正确决策。
悲观情绪之所以具有适应性,是因为悲观者对压力和危机更敏感,因而常常会未雨绸缪。在优胜劣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危机感是人类以及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心理基础,它能帮助人们调动身体和心理的能量,赢得较高的绩效。
同时,悲观者对挫折有所预期,更易于积极应对。相对而言,盲目乐观者很容易在危机来临之前高枕无忧;当危机到来时,他们只好如寒号鸟一般,只剩下“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的念叨;等到危机过后,盲目乐观者难以从中吸取教训。相反,悲观者对过去的痛苦往往有着更深刻的记忆,也因此反易于从挫折中获得成长。
不过,悲观必须适度。过度悲观者将未来视为危机四伏的不归路,判断力走向了盲目的另一端,他们觉得一切行动都于事无补,因而可能消极应付。而且持续悲观,也会使得能量大量消耗。在职场上把弦绷得很紧的人,最好能在工作以外,找到自己完全放松的港湾。
(黄 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