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写作爱好者都有一个情结——让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
19岁那年,我的处女作发表了,我手捧报纸兴奋得看了8遍,踌躇满志的我相继又有了几篇变成铅字,但大多数稿子还是杳无音信,我渐渐地认识到:自己的功力还不够……许多年过去了,生活的奔波打消了我年少的梦想,人生的感悟只能在肚里一点点沉淀下来,越积越厚,自己与写作的距离仿佛遥远了,直到我邂逅了《洛阳晚报·百姓写手》。
我仔细阅读了几期《百姓写手》,上面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精彩的文笔,没有扣人的情节……朴实、亲切、平易近人,什么家长里短,人生百态,市井速写等,这些东西就发生在我的周围,我的昨天。每期的《百姓写手》就像一碗洛阳烩菜,好吃不贵又是原汁原味。我有了一种冲动,翻出从前的日记本,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咀嚼着,脑海里闪出许多破碎的影像,也让我恢复了一点写作的记忆。
不久,我的一篇小稿子平静地在《百姓写手》亮相,我深深地感到,《百姓写手》搭建这个平台,让我们这些写作爱好者也可以迈过一个槛儿上台“秀”上一把。
鲁迅说过:写不出东西的时候不要硬写。每天从城西到城东,我的生活轨迹简单而枯燥,可我的身边却发生着不同的故事,那些人生百味充斥着我的感官,我想我有必要写点东西了,不用顾虑太多,留心观察生活,随心就有可写的素材。不管白天的都市多么热闹,深夜我都要卸下虚伪的面具,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孤芳自赏一番,写下我想写的东西。如果可以,我愿给《百姓写手》说说,因为她说过:“想写就写,不拘一格。” (涧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