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能错位和交叉造成经济副作用。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樊纲前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1999年~2005年间我国行政成本对经济增长作用达到负的1.73%。
大部门体制改革可分两个阶段进行,2008年小范围试点大部制,在交通和农业等领域试点,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在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进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机构改革。2013年在巩固以往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政治、职能和组织层面的改革。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六次国务院机构大改革,“大部门体制”改革方案正接近征求意见的尾声。
目前,国务院委托相关部门进行相关专题研究,“课题报告须于1月20日前提交给国务院。”一位课题承担人13日表示。
行政成本之重
“大部门体制”的提法源于党的十七大报告。报告称,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半月谈》杂志称,这是一种有别于以往改革的新思路,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根据以往机构改革惯例,往往都是改革方案出台当年的中共中央二中全会审议改革方案,然后建议国务院相应形成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并提交当年的全国人大会议审议。
资料显示, 1993年3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1998年2月十五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2003年2月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
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存在的一个不足是,微观管制过多,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上比较薄弱。另一不足是政府机构分工过细、性质趋同、职责交叉。
据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李军鹏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仅建设部门就与发改委、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另外,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
行政职能错位和交叉造成经济副作用。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樊纲前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1999年~2005年间我国行政成本对经济增长作用达到负的1.73%。
“从政府改革来讲,我想现在下一步应该进一步提上议事日程,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在GDP当中所占的比重。” 樊纲说。
学者建议逐步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毛寿龙教授认为,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改革重点将依然是三个方面:一是对具有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部门进行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微观干预;二是对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进行改革,通过机构改革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三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毛寿龙等人近日完成了一份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课题报告。该报告建议,大部门体制改革可分两个阶段进行,2008年小范围试点大部制,在交通和农业等领域试点,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在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进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机构改革。2013年在巩固以往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政治、职能和组织层面的改革。
1982年至今,我国先后进行过五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982年国务院100个部门裁了39个;1988年,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由原有的67个减为60个,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1993年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1998年,国务院的40个组成部门,仅保留29个;2003年设立国务院国资委、银监会,组建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历经五次改革,体现的轨迹恰是专业管理体制一步步向综合管理体制的转变。”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表示。 (据《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