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5版:心理访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父亲的房间
近七成职场人士
心理负担过重
我国超过2600
万人患有抑郁症
为何女性容易在情场受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一位年轻的白领女子,害怕坐飞机,害怕乘电梯,害怕进地下车库……忠厚、老实的丈夫也不能给她安全感。其心理根源,竟然埋藏在20多年前儿时记忆中——
父亲的房间
本报记者 吴 彬 通讯员 王学斌
  1月初,在市中心医院门诊楼的楼梯口,26岁的女子小菊(化名)在丈夫陪伴下,从1楼到6楼来回乘坐了4次轿厢式升降电梯,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乘坐电梯,这个在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曾经是小菊无法克服的梦魇。

  上28层的高楼,不乘电梯

  26岁的小菊家住高新开发区,她有份收入不低的工作,是常人眼中的“白领女”。可一段时间以来,她似乎对轿厢式升降电梯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和害怕情绪,在看到电梯门关闭的一刹那,她就莫名奇妙地紧张、出汗、头晕、呼吸急促,头脑中总出现电梯发生故障,乘客被锁、窒息的画面,无法克服。所以,小菊总是避免走进那个拥挤、闭塞的小空间而选择楼梯,且美其名曰“运动减肥”。 一次外出洽谈业务,虽然时间并不宽裕,面对28楼的高度时,小菊仍坚持走楼梯,不禁让同事感到费解。

  另外,由于工作原因,小菊不时要到外地出差,她这才发现自己害怕的不仅仅是轿厢式升降电梯,飞机机舱、地下车库、会议室外狭长的走廊……只要是相对拥挤、狭小的空间,就会让她陷入极度的焦虑和不安中,连她回娘家时看到屋内安装的防盗网,也会觉得窒息,马上产生想“逃离”的强烈愿望。同时,小菊经常一到晚上就烦躁不安,夜里还会梦到很多蛇,这已严重地干扰了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人满为患的地下超市

  在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史静杰和蔼的引导下,小菊回忆了自己第一次在拥挤空间内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的情景。

  2006年“十一”期间的一个晚上,刚结婚不久的小菊和丈夫一起去西工区一家大型地下超市闲逛,可没想到里面购物者人满为患,她和丈夫挤散后因没带手机无法联系,非常着急。这时候,小菊周围几个大喇叭里正不停放着“特价”的噪音,到处都是抢购特价商品的顾客,小菊突然有一种找不到出口的焦虑,“出现火灾跑不出去怎么办?”她开始胡思乱想,呼吸急促,迫切想逃离那个让她心烦意乱的地方。

  后来,找到丈夫时,她委屈地快要哭出来,几乎是逃离似的拉着丈夫跑出了超市。从那以后,小菊开始害怕拥挤、“没有出口”的空间,最典型的就是上下班要乘坐的电梯,且这种恐惧程度逐渐加深,范围逐渐扩大。

  在雷雨声和黑暗中寻找父亲

  在交流过程中,心理医生发现,虽然结婚只有1年多,小菊却已对家庭生活缺乏热情,她始终觉得丈夫无法给她安全感,与她理想中有力的“男子汉”相去甚远。不安全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当心理医生问及,小菊突然想起小时候“不安全”的印象,记忆异常清晰。

  当时只有5岁的小菊跟随父亲住在单位的单人间宿舍,她父亲总是把小菊哄睡着后去上夜班。有段时间夜里经常下暴雨,被打雷闪电惊醒了的小菊在黑暗中不见了爸爸,非常害怕,她大声哭着、叫着爸爸,下床去开灯,却因身材矮小够不着灯绳;她跑到门口去开门,却因为门被反锁无法打开。“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当时那种找不到亲人又害怕黑暗和打雷闪电的恐惧和绝望,让小菊记忆犹新。直到现在,想起父亲的房间,小菊还是一种冰冷、黑暗、潮湿和孤独的印象。

  拥挤空间的场所恐惧症

  经过检查了解,史大夫认为小菊的情况属于场所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又称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聚会恐惧症等,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多发病于25岁左右,35岁左右为另一发病高峰期,女性多于男性。

  场所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这类患者往往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如会场、剧院、餐馆、菜市场、百货公司等,或排队等候;害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如乘坐汽车、火车、地铁、飞机等;害怕单独离家外出,或单独留在家里等等。当患者进入这类场所或处于这种状态便感到紧张、不安,出现明显的头昏、心悸、胸闷、出汗等植物神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人格解体体验或晕厥。由于患者有强烈的害怕、不安全感或痛苦体验,常随之而出现回避行为。在有一次或多次类似经历后,常产生预期焦虑。每当患者遇到上述情况,便会感到焦虑紧张,极力回避或拒绝进入这类场所。在有人陪伴时,患者的恐惧可能有所减轻。

  感情依恋,从父亲到丈夫

  心理医生分析,从表面上看,小菊幼时对父亲房间的印象和第一次在地下超市产生焦虑、恐惧的事件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讲,“超市事件”是小菊幼时“雷雨夜惊醒后找不到父亲”的情景再现。幼时的小菊,在依恋父亲的年龄,却常常在黑暗和恐惧中产生被父亲抛弃的感觉,潜意识中父亲给她强烈的不安全感;新婚的小菊,刚刚走进另一个男人的生活,作为女子对未来有更多的不确定感,此时她在超市人群中与丈夫走散,便再次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两个情景都是她所依赖的男人突然离去,埋在心底的幼年恐惧引发了她对电梯等所有狭小、拥挤空间的恐惧,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针对小菊的情况,心理医生首先用认知疗法让小菊理解自己对电梯、地下车库等产生恐惧的原因,并树立“通过治疗能完全克服”的信心;其次,用催眠放松疗法,让小菊在防御意识淡薄的情况下放松身心,通过臆想确信父亲和丈夫能给她安全感;再次,采用家庭疗法,在心理医生引导下,小菊和丈夫在日常生活方式和夫妻生活方式上进行了交流,消除了许多误解,增进了夫妻感情;最后,用行为治疗中的暴露疗法,一边由心理医生对小菊进行心理放松,一边由家人陪同小菊反复乘坐电梯。

  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1月初,小菊终于告别了场所恐惧症,而她和丈夫的感情和生活,也越来越融洽、美满。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