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高脂血症患者已接近1.6亿,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近300万。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血脂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调脂药成了降低此类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撒手锏”之一。
然而,如此重要的药物,却仍有许多患者不清楚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很多人不知道“何时需服调脂药”,更多人不知道“调脂药需要长期服用”,对调脂药的不良反应也是一无所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高润霖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调脂药的用法。
先改生活方式后吃药
“当血脂出现异常时,首先应尝试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等,如果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就需要药物治疗了。”药物治疗开始的时机、血脂控制的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结果,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合并症等情况综合判断。例如一个没有其他合并症的“正常”年轻人,LDL-C>160毫克/分升,才需要治疗,而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者,LDL-C>100毫克/分升就需要药物治疗了。患者应找医生咨询,先判断血脂异常的危险程度,再以此确定服药时机。
此外,有些人自己没有冠心病,但家属有血脂高,就担心自己也会得病,虽然目前血脂、血压属于正常范围,也开始服用调脂类药以提前“预防”。高润霖表示,这种行为大可不必,如果血脂正常,甚至轻度异常,只要还没达到服药程度,还是应首选改善饮食、生活方式,加强锻炼的方法进行预防。
调脂药需长期服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分5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其中他汀类使用最多。“可以说,他汀类药物的出现,是一场‘革命’,是心血管病防治的一次重要突破。”高润霖说,它不仅能降低“坏胆固醇”——TC和LDL-C,还能轻度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有保护血管内皮和抗炎的作用。
谈到这里,高润霖说,需要更正一个概念,以往大家都习惯叫“降脂药”,其实规范的叫法应是“调脂药”——不只降低“坏”的,还能升高“好”的,所以它的作用不单是降低,而是合理地调节。如果患者同时合并甘油三酯轻度升高,主要用他汀类药物即可,显著升高者可加用贝特类药物。
服药一段时间后,血脂已经达到了理想水平,还用继续服药吗,调脂药是否也应像降压药那样长期服用呢?对此,高润霖强调:“调脂药也需要坚持服用,一旦停药,血脂又会回升,影响治疗效果。”在血脂达标后,大部分病人仍需用原来的剂量持续服用,部分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服用剂量,找到有效剂量后长期服用,可以减少副作用。
此外,由于人体的脂类合成主要在夜间进行,所以在晚上睡觉前服用调脂药,效果最好。
肝功能稍高不需停药
很多人不愿长期用药,担心会伤肝、伤肌肉。有些人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列着一大串副作用,就会望而生畏。“应该说,所有的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他汀类调脂药也不例外,它的确可能对少数病人造成肝功能和肌肉的损害,但只要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停药后多可康复。因此,大家不要因为担心这些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而且,不良反应大多出现在用药初期,早期无不良反应者,长期服药应该是安全的。”高润霖强调,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肌酶。“刚开始服药时,1个月检查一次;一段时间后,可以每2个月查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
如果肝功能只是轻度异常,不需要停药,可以严密观察或同时加用保肝药、减少药物剂量来调整,也可以试用另一种他汀类药物。如果肌酸肌酶升高到正常值的5倍,就应该加以注意了。当转氨酶升高到正常值的3倍,或者肌酸肌酶升高到正常值的10倍时,必须停药,并接受医生的治疗和监护。停药后要坚持每周复查化验,直至完全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肌酸肌酶的水平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应该只检查一次轻度升高就轻易下结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复查,然后再作决定。”高润霖强调说。
高润霖提醒,对于老年患者,应像年轻人一样给予调脂治疗。那些肝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一般无需调整用药剂量;但有些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就诊时应向医生说明情况,由医生来调整药物的具体使用剂量。 (尤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