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这句能勾起许多人年少回忆的游戏口诀,却成了一个女大学生真实状况的描述。1月中旬,当事人静静(化名)挣脱“木头人”的“控制”后,记者从市中心医院的心理咨询科了解到了她的心理故事。
课堂上:突然出现的“木头人”
静静是伊川县人,今年20岁,目前是我市某高校大一的学生。刚入大学不久,同学和老师就发现了这个女生的异常之处。2007年10月,同学们都在教室里专心听老师讲课,就在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一刹那,坐在座位上的静静突然站起身,面无表情地转向后排的同学,一边小声念着“1、2、3,木头人”,一边做了一个整齐却又奇怪的动作:右臂抬置胸前,左臂下垂,双脚外撇,然后她迅速挪动小碎步,机械而迅速地走了几步,立即转身坐回位置上。正专心听讲的同学们被静静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都感到莫名其妙,可静静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后来,此类“木头人事件”在课堂上时有发生,走在校园里的静静还经常会突然绷紧全身肌肉,学木头人那样“硬胳膊硬腿”地走路,机械地说几句话,安静的时候她不爱开口、不爱活动,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角落,像“木头人”游戏口诀里念的那样“不许说话不许动”。同学们都认为她神秘、怪异,老师也说不清她是不是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还有人说她神经有问题……
2007年11月,老师建议静静“回家休息”。
胆小、文静的才女
“我不是故意学木头人走路、说话的,我就是无法控制自己,但有的老师认为我是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当无助、委屈的静静第一次向心理医生求助时,该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史静杰初步认为,瘦瘦、高高的静静思维清晰,表达有条理,她应该是个文静、内向的女生,这种连说话都会脸红的学生,按常理讲不会故意跟老师作对,医生的理解让静静得到了莫大的心理安慰。
史大夫了解到,静静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学习书法、绘画和古筝,在省市级的青少年才艺比赛中拿过不少奖,她不爱说话、容易害羞,但聪明有灵气,从小到大成绩一直不错。就是这样一个文静、有才气的女生,却从初中开始就有逃学的记录。对此,静静的回答是:“我不喜欢学校和老师,就想呆在家里。”
教鞭,留在心底的伤痕
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静静回忆起幼时的一段经历。
2001年秋天,刚升入初中的静静对新的课程不很适应,而新班主任是位男老师,非常严厉。有次数学考试静静不及格,班主任当全班同学的面挥舞着教鞭,大声训斥静静,让她在黑板前罚站。此前一直因成绩好而受到老师喜欢的静静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作为班干部的她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老师训斥、罚站,她又怕又窘,连续两节课的罚站时间她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后来,静静就非常害怕这个班主任的教鞭,总害怕自己在课堂上出错。“如果我突然变成木头人,老师以为我有毛病,就不会批评我了吧!”就这样想着,静静居然真的做出了一些类似木头人的怪动作,可她不但没能躲过批评,而且招来了老师更严厉的责罚。于是,她开始逃避上学,还开始撒谎。
疼爱独生女的父母,看到有才气的女儿不去上课反而能提高成绩,便对她的逃学行为睁一眼闭一眼。于是,静静从初中开始,在家和学校判若两人:在家面对亲人、邻居时,她文静而乖巧,在学校面对老师、同学时,她冷若冰霜。
后来,静静经常会突然出现学做木头人的怪动作,或是机械地垂直双手拍打身体,而且她脑中会反复出现花鸟图案、古筝的旋律,以及“真累”等文字形象,无法控制。为此,2004年静静的父母曾经带她到北京做过检查,疑为抽动症,但用药后效果不明显,症状反复发作。
为自尊寻找一个出口
心理医生史大夫认为,静静最初的情况属于心理情况引发的青少年行为问题和品行障碍,后来渐渐发展成为强迫症,出现了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无法控制地学木头人的机械动作和机械发音,反复出现各种图像和声音的幻觉。
心理医生分析,静静升初中后成绩暂时跌落并受到老师严厉责罚与此前做为好学生受到老师同学喜欢的情况对比,使其心理形成了巨大的落差。而且,从小就受绘画、音乐等艺术熏陶的静静比一般孩子更自尊、更敏感、更脆弱。在老师和家长方面都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时,内向、不善言谈的静静只能通过极端的肢体形式表达内心的伤害和不满,以“我出现怪异行为是生病,应该得到谅解和保护”为心理支持,进行一种感情的宣泄,找到一个心理出口。由此,静静便无法控制地、并非游戏地反复成为“木头人”。
回到童年,与老师“对话”
为了恢复正常人的状态,静静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
首先,静静努力让自己轻松看待“木头人事件”,不去刻意强调和关注自己的症状,因为人可能会在拼命忘记某事的过程中牢牢记住此事。她还像平时那样生活、学习,同时开始写心理日记,整理并理性认识到自己出现强迫症的前因后果,通过沙盘疗法在沙盘游戏中不断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调整。
其次,静静不断接受放松训练和催眠疗法,不断调整自己对事物原有的看法,将乐观、积极的态度带入自己的生活,重新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
最后,通过回忆和自由联想,静静在催眠中回到了初中一年级那个被罚的课堂上,她再次成为一个小女孩,体会了当时在众目睽睽之下,老师声色俱厉的责罚和她的无地自容。这次,她勇敢地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询问老师责罚她的原因。现在她理解了严厉的老师是想改变她的低迷状态,虽然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一定正确,但其初衷还是希望她能有个好成绩。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心理调节,静静的各种幻觉渐渐消失,再也不会突然变成木头人了。对学校、老师和同学,她有了新的认识,静静正在渐渐融入同学们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