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6版:娇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记忆春节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8 年 2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年复一年过春节,人人都是相似的过法,却有着不同的经历和心情。回想记忆中的春节,一定会有难以忘怀的经历及别样的情怀,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蓦然回首,你可能发现:原来,那个时候的春节,我是这么过的……
记忆春节
文图/本报记者 宋 扬
  今天是除夕,明天就是农历正月初一了,这一天,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日子了。因为过了这一天,就标志着新的一年到了!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就形成了一个传统:过大年!关于大年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春节。新年一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气象更新。

  春节期间,普天同庆,举国欢腾, 所有的人都要放下手中的事,好好休息几天。无论贫贱富贵,不管男女老幼,春节是一定要好好过的。  

  春节的白馍情结

  回忆人:苏爱贞 60岁 退休工人

  关键词:贫寒  

苏爱贞

  这两天,我一直忙着置办年货,现在也准备得差不多了。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俺光买肉就花了千把块钱,今年的肉可真不便宜!不过,过年了,一定得让回家的儿子、闺女、孙子们都吃上好东西,虽然现在大家对肉也不是多稀罕,现在的生活天天都跟过年一样。为啥呢?现在天天都能吃上肉、蛋、蔬菜、瓜果,俺家的生活水平一般尚且如此,条件好的就更别说了。想想我小时候过春节,我就想落泪。

  俺妈死得早,俺爹拉扯俺姐、俺哥和俺3个孩子,日子过得特别艰难。为了生计,俺爹卖过菜,拉过煤。在那个年代,家中一年到头吃不上白馍,吃的都是红薯面、玉米面蒸的饽饽,逢端午节、中秋节,能吃上掺着白面的花卷,对我们来说就欢天喜地了。但是,一到春节家里就能蒸白馍了,而且还有用萝卜、粉条、大肉作馅儿的饺子,在我的记忆中,那真是一年到头最渴盼、也是唯一能有机会吃上的美味。

  大概在我9岁那年春节,奶奶蒸了一笼白馍、一笼黑馍。老人家不舍得吃,说把自己的那份让给俺爹吃,俺爹回来后也舍不得吃,把他的那份让给我们吃。大姐是老大最懂事,把她的那份也让给了我和哥哥。到了大年初一那天,我和哥哥就敞开了肚子吃白馍,一天时间我俩就把总共十来个白馍吃完了,真过瘾啊。大人并没有怪我们,就是可怜了大姐,一个白馍也没有吃上。

  说是过年要穿新衣裳,但是日子穷你能穿啥?12岁那年,姐姐把俺妈生前的一件旧棉袄翻新后给我穿,就这样俺都拽得不得了呢。小伙伴们都说:看,你衣服上还有花儿哩!

  想想以前的生活,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旅途中的异乡年

  回忆人:布鞋 年龄保密 驴友

  关键词:在路上 

  以往过春节对我来说比较千篇一律,要说印象深刻,那一定是去年春节,我相信它会长久留在我的记忆中。

  大过年的出去玩,家人肯定不会太支持,但我的家人已经习惯了我的“驴友”身份,而且现在人们观念有了转变,过年也不一定非要呆在家中。

  大年初一下午,我和冲儿、110、向右走及几位家属7个人坐上了一辆面包车,向江西方向进发,我们计划先去庐山,再去婺源。春节这天高速公路上车辆非常少,而且过路费全免。当天夜晚,我们已进入江西境内,可车子突然没油了,附近又没有加油站。男人们只好下来推车,走了1公里多才看见了加油站。去年是暖冬,我们不但不冷还推得直冒汗,大家一路上逗着乐,非常有趣。

  23时许,我们到达九江市,在位于偏僻地带的一家汽车美容店门前搭起了帐篷。不知是身处市郊还是该市禁放鞭炮,我们没有听到热闹的鞭炮声,就在帐篷里玩起了连字游戏,自得其乐。初二这天,我们放弃庐山直奔婺源,因为天气暖和,油菜花已经开了,我们大呼好运。在理坑,我们见识了当地的年俗——板凳龙,每家每户要拿出一条长条板凳,由一个男人扛着,两头绑上红灯笼,灯笼里点上红蜡烛,每条板凳之间用一根竹竿相连。70多条板凳,形成了一条“巨龙”。他们先在村子的街巷里穿梭,最后来到一个广场上,旋转、翻腾,队形不断变换,让我们大开眼界。

  初三,我们听从当地人指点探访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那里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大都依山而建。适逢有户人家举办婚礼,我们还被邀去吃喜糖。游完婺源,我们去登黄山。让人想不到的是,春节的黄山游客竟然摩肩接踵。

  在路上的春节也非常精彩,可见旅行已经成为现代人过年的一种方式了。

  盼新衣,盼零食

  回忆人:周宁 38岁 电视台编导

  关键词:勤俭  

周宁

  也许因为是女性,过春节时留在记忆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新衣和零食了。

  小时候,小孩子们一到冬天都是里面穿着手工缝制的棉袄,外面穿着一件罩衣,平常很少买新衣服,有两三身换洗着保持干净就挺好的了。我和妹妹都不奢求买新衣服、新鞋,但我们知道,一到过年这些东西都会出现,不光我们,连大人们也会穿上新衣服的。那时的新衣服不是买现成的,而是妈妈买布亲手做的。所以,临近过年时,看妈妈买回来新布,我们就开始想像着这些布变成新衣的样子。每一年,妈妈都是早早地把新衣服做好了,但不准我们穿,交代我们初一那天才能开始穿新衣。

  我经常偷偷打开衣橱,把新衣服拿出来欣赏,或者在身上比划着,到镜子前看看,却不敢穿。有一年,不知是我缠着妈妈要穿新衣服,还是妈妈看出了我穿新衣的心切,竟然在大年三十“开恩”准许我早穿一天。我美滋滋地穿上新衣服跑到院子里向其他小伙伴显摆,看得她们直羡慕。

  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大街小巷流行穿太空棉棉袄,妈妈带着我从老城八角楼转到西工纺织品商场,最后给我买了件绿色棉袄,在当时很时髦呢。今年我带儿子去买新衣,人家竟不愿意去,没办法,谁让他平时不缺衣服,不了解我们曾经的渴盼呢!

  那时候,花生、瓜子、糖果等零食可不是天天能吃到,水果就更少了。爸爸单位发了一箱苹果,全家人都省着吃,我和妹妹好像是受到表扬才给发苹果吃。为了让苹果能多放些日子,妈妈还想出了把它跟大米、柿饼放一起的储存办法。到了春节,我们就能敞开肚皮吃零食了,这让我们感到,过年真是美啊!

  怀念农村年味浓

  回忆人:阿峰 28岁 发型设计师

  关键词:年味  

阿峰

  我上高中之前住在红山乡老家,虽然我们村子的住户分散,邻居不多,却觉得那时候春节是味道很浓的节日。

  1989年,在爷爷过寿时家里买了电视机,在此之前,我们在除夕夜里不受春节联欢晚会的打扰,就是和亲戚及邻居在一起熬年。印象中,大人们爱凑在一起打麻将,边打边聊着一些家常事,小孩们就在旁边支起个小桌打扑克,欢声笑语充满了农家小院。人越小越精神,小孩子们一晚上不睡觉也不觉得困,似乎一眨眼就到了清晨。

  凌晨四五点钟,大人们在院子中央点起一堆柏枝,不起明火只冒烟。接下来,鞭炮声陆续在村里响起,此起彼伏,热闹极了。早饭家家都做扁垛汤喝,这是规矩,到了10点多开始下饺子。邻居们都走出家门拜年。我最喜欢到邻居家蹭糖吃,因为小孩子一进门,主人总是要抓把糖塞到小孩子兜里,我总觉得别人家的糖比自己家的好吃。

  那时,过年的新衣服我最希望得到的是军装,放鞭炮是我最喜欢的玩乐方式。那时候过年好像总要下雪,把鞭炮插在雪堆上崩得雪花纷飞,别提多有意思了。

  现在过年乐趣少多了,人情味也淡了。我的职业决定了我年前总是特别忙,过年时就想好好睡几天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