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春节,不少人发现,随着时代变迁,我们的过年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增添了许多“新民俗”。
短信拜年,追求独创的亲情祝福
手机普及了,短信拜年这一“新民俗”已与放鞭炮、吃年夜饭一起,成为现代人过年不可缺少的“仪式”。
不过,人们也感受到了这一“新民俗”的缺憾。由职业写手撰写的“格式化短信”在无数手机间“辗转”,内容雷同,一看就是群发或转发的,难以传达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很多人收到类似短信,都是“借花献佛”,再“转赠”给别人。
非原创短信的泛滥,反而会淡化人们美好的节日情感。今年,网友在网上评选出了最“恶俗”的10条鼠年短信,向“克隆”短信“宣战”。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认为,大家应该自创祝福短信,虽然在内容上可能不如专业写手,但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烟花爆竹,“炸”出浓浓年味儿
春节“放炮”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民俗。上世纪90年代,从安全角度出发,很多大中城市都出台了禁放措施。但民众对于鞭炮的热情实际上从未消减,在禁放年代,总是有人偷偷地“过瘾”。五六年前开始,不少城市逐步从禁放改为限放,使鞭炮“回归”民间。
鞭炮声带来了浓浓的年味儿,也增进了城市人的邻里之情。农历正月初五晚上,南京市民顾洋叫上曾有隔阂的邻居,两家人一起燃放烟火,曾经淡漠的两家人之间又重建了友情。
南京市日用杂品公司介绍,春节长假期间,南京人燃放了价值超过600万元的烟花爆竹,今年的鞭炮销量远远超过了去年。
网上过年,融进传统的“年”元素
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上网追寻年味儿。
在一家互动社区网站,网友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在网上与全国各地的网友互对春联。“鼠至调新律,鸡鸣早报春”、“春燕鸣暖树,金鼠跳青松”……很多春联都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在网上还能燃放“鞭炮”,不同的鞭炮会产生不同的“燃放效果”。伴着清脆的爆竹声,“鼠年大吉”、“岁岁平安”等祝福语就充满了电脑屏幕。
进入网上的“美食天地”,还能“品尝”到“电子饺子”、“电子烤猪”等美味佳肴。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不同的年味儿,网上过年受到了不少年轻网民的青睐。
年俗变迁,过年的精神内核不变
“年俗不断推陈出新,但千百年来,中国人过年的精神内核从未改变,那就是对亲情的召唤、对‘吉祥’的祈愿。”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陈竟教授认为,民俗是长期约定俗成的群体习惯,消失和改变的民俗其实只是形式,本质的东西不会变。
陈竟教授认为,一些旧民俗的消失是必然的。如过去祭神、祭祖等是春节期间的重头戏,送接和祭拜灶神、门神等的仪式很复杂,这些起源于神秘文化、依托于农耕生活的仪式日渐消亡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祭门神中包含的祈福迎祥之意,却历尽形式变迁延续至今。如先秦时杀鸡、杀狗祭门神;晋唐以挂桃符、贴门神避邪驱鬼;明清盛行贴春联。现代人贴“福”字、挂钱串,同样是表达喜庆的心情、吉祥的祝愿。
陈竟教授说,春节特别集中地表达了中国人的“亲情观”和“幸福观”。春节是最能唤起民众凝聚力的节日,因此,弘扬春节文化的核心价值意义深远。重拾那些包含着传统文化的旧民俗也许是我们营造一个温馨、热闹节日的好办法,而把过年的精神实质和核心价值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之中,才是春节永不褪色的根源。只要老百姓过年能越过越舒心,“年”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就能更加光彩夺目。
新华社南京专电 记者 石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