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部分地区再降大雪。2月17日,贵阳市开阳县一位司机在清理车上积雪。 (新华社发) |
|
在“测、报、防、抗、救、援”这条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链中,测、报环节是整个体系的前提,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凸显重要性。面对刚刚过去的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各级政府乃至受雨雪影响的灾区群众,时刻都在关注着天气的变化。这次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度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预报预测水平?惊心动魄的抗冰战雪之后,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
预报比较准确但缺乏精细
准确的天气预报是这次抗冰战雪的基础性工作,气象部门责任重大。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端义宏介绍,对1月10日到2月5日的5次雨雪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都提前2天到5天作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报,先后发布暴雪红色预警2次、暴雪橙色预警12次、大到暴雪预报10次。“各级气象台站也作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他说。
端义宏也坦诚,这次气象部门对大的雨雪天气过程把握住了,但对大雪、暴雪的具体落区把握得还不够精细。比如预报员给出的5毫米以上降雪区域,与实况往往很一致,但再进一步划出这个区域中的10毫米以上降雪区域,可能有一些差错,划出的20毫米以上降雪区域可能误差就会更大一些。
“我国在气象预报精细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对雨雪具体落区、降雨雪的时段、大小的预报,还存在一些误差;长时效预测中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比较大。”他说,这次极端天气过程预报员从来没有遇到过,以往的经验不够用,只能边预报边总结。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不够的主要原因在于,客观上我国气象灾害监测探测的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不足,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主观上预报员对于以前很少发生的小概率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缺乏经验。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技术水平难对一周以后的天气作出肯定的预报,对此次连续发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没有事先料到,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灾害缺乏足够的估计。他解释:“每一场天气过程我们都准确预报了,都是对一个过程的预报,后面连续那么多的过程,这对于我们目前的预报水平来说还达不到,我想其他国家的气象部门也很难达到。”
数值预报水平与国外差距超过10年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天气变化无常,而天气预报的一个“预”字决定了它不可能做到100%准确,这是客观事实。但是,从2006年夏天台风“麦莎”进北京的预报失误,到去年年底北京大街小巷撒满融雪剂却与一场预报中的中雪“爽约”,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算是“相当”不准。随之,公众的责难在所难免。
天上有15分钟就能得到一张卫星云图的气象卫星,地上有130部能探测200公里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普勒雷达、19290个区域气象观测站,气象工作者使用的高性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与“九五”末相比提高了200倍,气象综合通讯能力提高了60倍,实现了省、地、县三级远程可视会商……可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有时却不尽如人意,“准确”怎么就那么难?
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毕宝贵形象地比喻说,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厨师,他的原料就是目前遍布在全世界的定时观测系统。大量的数字资料被输入到计算机中,同时观测资料也送到预报员手中,预报员综合计算机结果和他多年的预报经验,评判出未来大气将向哪方面发展。
目前,日常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之所以还很难达到人们期望的水平,最重要的原因,一是日常天气预报的制作主要是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而目前的数值天气预报还远未达到完美的程度。“我国的数值预报模式从‘十五’至今,已经取得突破,但还不成熟,与国外差距超过10年。”端义宏说,二是在气象灾害监测探测方面,我国的天气雷达、地面气象站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布设得更多一些,此次遭受雨雪冰冻影响严重的很多是山区,监测设备少,特别是针对结冰状况的观测,不能满足预报需要,难以根据当地气象要素作出更为精细的预报。
端义宏同时表示,我国天气预报除了利用国内现有的数值预报模式结果外,还需要参考欧洲、日本、美国的数值预报结果。但发达国家不会把自己的数值预报产品全部拿出来共享。欧洲中心自己使用的数值预报产品的分辨率可以小于20公里,但提供给我国使用的数值预报产品的分辨率只有250公里。
如何提高天气预报准确度?
郑国光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介绍了2007年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全国24小时的晴雨预报和暴雨预报准确度分别较2006年提高了2.1%和1.9%。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可用时效从6天延长到7天,空间分辨率从60公里提高到30公里。
在取得成绩的背后,不管是公众的责难,还是天气预报中的科学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气预报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各级政府和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的需求都在与日俱增。在谈到2008年的工作重点时,郑国光表示,依然要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效益为中心。
“准确率是各项预报业务的生命线,必须下大力气,坚持不懈地抓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持之以恒地攻关。”郑国光说,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现代气象预测预报业务发展的重点,要加快发展我国全球和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以及台风、沙尘暴、空气质量等专业数值预报技术,建立天气要素客观预报系统和预报产品订正加工平台,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稳定性和精确度,要加强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技术改进,不断提高我国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在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强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水平?矫梅燕表示,首先要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在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布设更多气象观测站点,尤其要注意在边远山区加强气象监测点的建设。其次要抓紧开发我国自己的数值预报模式,提高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此外,要提高预报员对以往发生概率小的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能力及灾害天气具体影响的分析能力。如冻雨降下后,要进一步研究结冰会有多厚、会产生多大负荷等问题,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气象产品。
我国是一个气象大国,但还不是气象强国。“十一五”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由此看来,气象部门还将面临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