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美女被指公交上抢座
网友将“其”贴在网上
洛阳孔子后裔的千年传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8 年 2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他们是海内外200多万孔子后裔中的一部分;他们曾与山东曲阜的孔家失散1000多年。他们是怎么来到洛阳的?为何选择在白马寺附近繁衍生息?他们在洛阳生活得怎样?请看——
洛阳孔子后裔的千年传奇
记者 孟国庆/文 陈占举/图
  (上接A3版)

  就在孔寨村人认为归宗有望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卢沟桥事变爆发。《孔子世家谱》大修的事情也草草收场。不幸的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族人带去的族谱竟然也没了下落!更不用说这个支派续入《孔子世家谱》的事儿了。

  尽管这次归宗没有成功且疑点重重,但孔寨村人却看到了归宗的希望:自己的谱系是完整的,自己的血脉是被宗族认可的!没了原始族谱,孔氏族人决定自己重修一份族谱。

  在民国河南省高等法院当书记员的孔庆汉主动承担起这一重任。他在所修族谱中说:“曲阜世系碑上,言克符无传,未能续上……吾知其前谱错注,才启发修谱之念。”

  孔庆汉何时开始重修族谱已无从考证,但他随后找到族中残存的两本清代家谱,一本“与先圣不衔接”,一本是“缺少孔氏第五十三代以后一支”的残本,使他修谱的工作得以很快起步。他用手中的两本族谱相互印证,又遍访洛阳及周边孔氏家人,并逐一核对查考,终于在1967年修完了现存族谱。

  然而此时又逢文化大革命,族谱能否保存下来?孔庆汉心里没底儿。他特意将族谱交给族人孔繁梓保存,因为孔繁梓身有残疾,不被人注意。孔繁梓也留了个心眼:将家中房屋墙角挖了个洞,把家谱藏于其中。

  后来,红卫兵果然到孔繁梓家中搜查,因为族谱藏得隐蔽,红卫兵最终没发现。孔繁梓去世时,将族谱传至孔庆箴手中。

  为证圣人后裔清朝就打官司

  实际上,孔寨村人记忆中认祖的努力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开始了。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也很有戏剧性。清朝的时候,人们除了交粮、交税以外,还有服不完的兵役、徭役,沿黄河而居的河南居民还要出河工。邻村一个名叫黄占魁的人发现:孔寨村的人竟然既不服兵役,也不服徭役,连该出的牛车也不出。黄占魁就将孔寨村人告到了洛阳县令那里。

  清朝朝廷规定:孔圣人的后裔只用交钱粮,不用服杂役。为了避免服杂役,孔寨村人就必须证明自己是孔子后裔!

  孔广祥带着家谱赶到山东曲阜,要求宗族证明该村人是孔氏血脉!

  孔府认定血脉也有自己的规矩:如果族人报来家谱经过认定,孔府长房长孙衍圣公会开具一式两份亲笔题序,证实某人为孔子后裔,并加盖自己的印章。

  当时是如何认定该村人是孔子后裔的,现在已不可考了,但孔广祥得到了七十三代衍圣公出具的亲笔题序,并打赢了这场官司。

  邻村人并未就此罢休,因为当时孔寨村还有两户外姓,分别姓周和姓卫,也跟着圣人后裔不服杂役。邻村人又把这两户告到了官府。

  此时,孔寨村的孔姓族人又站了出来,称这两户人家是孔府的佃户。按照制度,孔府的佃户也是不用服杂役的。

  结果孔寨村人再次获胜。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的这两场官司被孔寨村人用石碑记录了下来,取名“优抚碑记”,作为自己是孔子后裔的明证。这两块石碑现仍保存在孔寨村孔府祠堂里。

  既然他们当时已证明自己是孔子后裔,那么,他们何以没被续入《孔子世家谱》呢?这个问题也已无从探究了。

  而孔广祥带回的七十三代衍圣公出具的亲笔题序现在已经不知所终,所幸另一份仍保存在曲阜孔子博物院孔府文物档案馆,成为后来孔寨村人身份的有力佐证。

  两赴济南认祖归宗

  时光飞逝,从1998年起,由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堂弟孔德墉牵头,《孔子世家谱》开始了第五次大修,即在“民国谱”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孔子后裔。

  但是,直到2002年年底,孔宪成才偶然得知《孔子世家谱》大修的消息,这让孔寨村人再次燃起了归宗的信心,他们马上与《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联系。2002年12月27日,孔宪成、孔庆箴和孔祥辉带着族谱、两块碑记的拓片、相关资料以及族人的期盼,来到位于济南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

  因为他们提供的支系族谱能与世家谱接续并上推至孔子,还有清代七十三代衍圣公的亲笔题序,足以证明其真实性和权威性。所以,这次归宗之旅异常顺利。

  这次济南之行也解开了一直困扰他们的谜团:续“民国谱”时提交的族谱哪儿去了?他们的身份既然在当时得到了认定,为什么没有被续入“民国谱”中?

  原来,续“民国谱”时他们提交的族谱并未丢失,而是作为文物被孔子博物院孔府文物档案馆收藏了。而“民国谱”确实也已经将他们这一支后裔收入,但并未列在先祖孔克符之后,而是被错列为其他族支——宁陵派之后。

  因为《孔子世家谱》第五次大修首次允许将孔家女性成员也列入族谱。2003年,孔宪成等人将该支脉女性成员也列入族谱后,将较为完整的谱系图再次送往《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

  到2007年年底,《孔子世家谱》第五次大修孔子后裔报名的工作全部完成,洛阳这支孔子后裔终于完成了历时1200年的归宗之旅。

  《孔子世家谱》编辑部主任孔德威昨日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这一支族人目前已全部被录入正在修订的《孔子世家谱》,协会初步将他们定名为嵩山派,以区分于散布其他地区的孔子后裔。

  据悉,《孔子世家谱》第五次大修过程中共发现三支失散很久的孔子后裔,其中包括山西昔阳县的一支失传千余年的孔子后裔和现居台湾的已有200年的一支族人。位于洛阳白马寺镇孔寨村的这支孔子后裔,是失散时间最久的。

  孔宪成说,近期他们还将再赴济南,力图更正“孔子后裔支派目前居于河南洛宁县”这一错误。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