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锦鼠迎春闹元宵之河洛风俗传奇(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这是中国人的狂欢节
俩皇帝引出的东关双龙
观灯游乐去哪儿?请看这里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2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这是中国人的狂欢节
——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谈洛阳元宵节风俗
  元宵佳节

  与我洛阳颇有渊源

  位于瀍河之畔的民俗博物馆,是我市研究、展示河洛民俗风情的重要场所。该馆馆长王支援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说起来,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咱们洛阳颇有渊源。”

  王支援介绍,元宵节的起源与汉代祭祀“泰一神”的活动有很大关系。“泰一”又称“太一”、“太乙”等,本是中宫天极星中最明亮的一颗,在当时的信仰中,人们将“泰一”神奉为天神中最尊贵者,地位还在五帝之上。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在汉武帝时期,每年正月十五祭“泰一”神最为隆重,从黄昏开始,张灯结彩,通宵达旦地用盛大仪式来祭祀。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五岳道士要与西域和尚比较法力,汉明帝令僧道正月十五会集于洛阳白马寺,设置高坛,将两教经像纵火焚烧进行比试,盛况空前。当时,为了都城安全,全城平时都实行宵禁,严禁夜行,而到了正月十五前后,皇帝特许解除宵禁,允许士民踏月观灯。

  隋唐时期,形成于汉代的元宵节大放异彩,流传至今的元宵行乐习俗,就是从此开始进入兴盛。

  在大唐盛世,每年的元宵佳节,上至皇室贵戚,下到黎民百姓,踏月观灯的节庆活动盛况空前。唐玄宗一次还在东都洛阳的五凤楼下大宴群臣,并命负00里以内的县令刺史率各地声乐前来决赛,进行赏罚。人们形容当时洛阳的情景:“歌钟盛百里,车马沸南邻”;“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

  宋以后,洛阳曾经的都城繁华虽然渐渐远去,但元宵观灯游乐的风俗仍长盛不衰,延续至今。至于灯节的时限,经过历代长短变换,如今已经约定俗成为三天:正月十四称为试灯,正月十五谓之正灯,正月十六则是尾灯。

  元宵放灯

  光影中的吉祥祝福

  五光十色的彩灯是元宵佳节的主角。

  洛阳的彩灯制作历史悠久,并以精巧雅致见长,争奇斗艳。拿宫灯来说,它就起源于洛阳。洛阳宫灯古朴典雅,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角龙灯等。旧时洛阳,每年元宵节家家做灯,还有专门制灯出售的作坊。清朝末年,洛阳李姓、朱姓两家宫灯制作名匠因向慈禧太后进献宫灯,还受到重赏。

  在新安、汝阳等县的农村,还流传着一项元宵点“灯盏”的民俗形式。正月十五之夜,人们用玉米面等蒸制出各种形状的面灯,上留凹窝,注以食用油,搓棉花为捻儿,点燃后,置于门口的称为门墩灯,放在灶屋的称为散神灯,牛槽上的叫槽头灯,井台上的称浇灯,如此种种,用来表达对全家平安、六畜兴旺等的祝愿。在新安县的一些地方,百姓还蒸制一种盘形面灯,有多个插捻子孔,到了元宵节,家人各插一捻儿,名叫“满捻灯”,然后围坐观灯,是全家团圆和美的重要象征。

  元宵社火

  狂欢里的情感宣泄

  元宵节大家主要集中“玩乐”。五花八门的民间社火是闹元宵最主要的方式。王支援说,社火是传统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总称,是群众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民间社火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精彩迭起,大致可分为器乐、舞蹈两大类别。

  在器乐类社火中,目前仍广泛流传的主要有排鼓、唢呐、十盘、海神社等。排鼓在我市各地有的称大鼓,有的称响器,主要设备是用整张牛皮制作的大鼓,直径在1米以上,另配以大铙、大锣等。如今,我市各地的排鼓表演团体越来越多,以会盟排鼓、曹屯排鼓、白杨排鼓等较为著名。

  洛阳舞蹈类社火中,耍龙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耍龙灯又称舞龙,早在宋代之前已在民间流行,但它发展到夜间表演则始于宋朝。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兄弟出生于洛阳东关的八孔窑(即现在的瀍河回族区爽明街、夹马营路一带),这里的群众世代重视舞龙。洛阳的龙灯均挂胡子,白胡子表示资格老。表演时,排鼓山响,鞭炮齐鸣,并有梢子棍百余条,以火弹子开路,大力士们舞动龙灯,左右穿梭,好比蛟龙闹海,盘旋游动,恰似遨游太空,龙口还不断喷出火焰,场面颇为壮观。

  除了舞龙和狮舞,洛阳舞蹈类社火还有踩高跷、划旱船、拉犟驴、跑竹马、推小车、二鬼摔跤、霸王鞭、九莲灯等多种形式,无不历史悠久,精致巧妙,于嬉戏逗耍中让你开怀大笑、心情愉悦。

  (记者 陈运团 通讯员 田国杰)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