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认真核对家谱。 |
|
孔寨村孔氏后裔族长孔宪成郑重地在“闻和”下方注明“迁洛宁县”。 | |
“我们的先祖都是孔克符。”
“我们是血肉相连的亲人!”
昨日上午10时许,在洛宁县卫生局家属院孔子第七十五代传人孔祥盈家中,洛龙区白马寺镇孔寨村孔子第七十二代传人孔宪成紧紧握着孔祥盈的手,言谈中激动万分。在离散整整二十六代、近500年后,两支同气连枝的孔子后裔又重新聚在了一起。
亲人见面格外亲
19日晚,我们得知洛宁也有一支自称是从洛阳迁出的孔子后裔,这支孔子后裔与孔寨村有什么关系?他们是否从孔寨村迁出?洛宁县保存着族谱的孔子第七十五代传人孔祥盈非常渴望能与孔寨村的孔子后裔相见,弄清两支后裔的关系。我们马上与孔寨村的孔子后裔取得联系。
得知这一消息,孔寨村孔氏族人的族长孔宪成也非常激动,当即联系族人孔书亭、孔庆箴和孔繁隆,准备到洛宁“认亲”。
昨日一大早,孔宪成等4人带着族谱驱车赶往洛宁。刚到洛宁县政府门口,远远就看到80岁的孔祥盈站在路边迎接。车还没有停稳,孔宪成等人就跳下车,大步跨上前去,紧紧握住了孔祥盈的手。
此时,洛宁的孔子后裔孔学起等人也赶到孔祥盈家。宾主入座后,双方顾不上喝水,马上拿出各自族谱进行比对。
虽然此前通过电话,但是双方的族谱能不能接续上?到底是不是同一支孔子后裔?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大家都围拢上前,紧紧盯着茶几上摆放的族谱。
此时,孔宪成和孔祥盈在众人关切的目光下,几乎同时用颤抖的手翻开各自的族谱。
在洛宁的清光绪年间的《孔子世家支谱》中显示:“自三十八代克符公(即孔克符)自前唐年间,因避兵迁洛阳。六十二代闻和公自前明复迁永宁(即现在的洛宁县),遂家焉……”
洛宁《支谱》中对孔克符迁居洛阳的经过也有详细记载:“克符博通经史,游学洛邑,见有至圣先祖西向问礼停车遗迹,亦遂家焉。卒葬于府治之东十八里。”
而1967年版孔寨村的《孔子世家谱洛阳支谱》则记载“唐宪宗时,因东平兵乱,弟兄三人(克符、克让、述睿)避兵嵩山……克符来洛游学,见有先圣人入周问礼停车遗迹,因家焉;克符卒,葬洛东向仁寿寨南约里许。”
从孔寨村的支谱谱系细查,其六十二代确有“闻和”、“闻乐”两兄弟。“闻乐”的后人皆有记载,但“闻和”下方没有任何标注。既没有标明“迁出”,也没有标注“失传”。
至此真相已经大白。孔祥盈高兴地说:“两本家谱没有矛盾,已经对上了!”孔寨村孔氏后裔族长孔宪成郑重地在“闻和”下方注明“迁洛宁县”。
看到这一幕,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屋内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笑容在每个人的脸上绽放。孔书亭说:“失散了整整二十六代,近500年啊!谁料竟相隔不过百余公里,终于在鼠年元宵节前团圆了!”
缺失记录导致隔绝
孔寨村的《孔子世家谱洛阳支谱》为何对“闻和”的记录没了下文?洛宁的支谱记录了先祖在洛阳,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联系?
欢声笑语中,大家七嘴八舌地分析起离散的原因。
孔宪成拿出《孔子世家谱洛阳支谱》的迁出表,该表是按照孔子后裔的代数记录的。上面记载的第六十二代的迁出记录仅有“‘闻过’迁宜阳”,但没有“闻和”迁到洛宁的记载。
他分析说,该村的族谱中记载有“闻和”,就说明孔闻和确实在该村生活过。但是,孔寨村原存的古谱在1937年《孔子世家谱》第四次大修时留在了山东孔府。现存的《孔子世家谱洛阳支谱》是族人孔庆汉在1967年编成的,那时候洛阳和洛宁的交通没有现在这么便利,而且政治环境也不允许孔庆汉大张旗鼓地进行调查考证,因此对“闻和”一支的去向就没了记录。
他说,修族谱的工作量巨大,又没有原谱进行参考,靠孔庆汉一己之力更是难上加难,出现漏载也是有可能的。后人见到没有记录,自然也就不知道孔闻和的后裔在洛宁扎根繁衍。
孔繁隆说,为了配合第五次《孔子世家谱》大修,他和孔书亭、孔祥辉还先后到嵩县、新安等族谱上有迁出记录的地方实地调查孔子后裔的情况。因为族谱没有记录,他们也就没有去洛宁。“要不是这次洛阳日报社的相关报道,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跟洛宁的亲人联系上!”
孔祥盈说,虽然族谱中说了先祖克符在洛阳,“闻和”从洛阳迁到洛宁,但是族谱中没有说明孔闻和具体从洛阳市哪个地方迁出的,洛阳的地理区划多次变动,根本无从查找!“如果知道孔子后裔在白马寺镇孔寨村,早就去相认了!”
洛宁后裔已有两千余人
虽然与孔寨村离散,但是洛宁的这支孔克符的后裔并没有放弃过寻根问祖的努力。
孔祥盈说,现存的这个《支谱》是孔子第七十一代孙、前清儒生孔昭煜在光绪十一年所制,是个副本,盖有印章的正本在“文革”期间遗失。幸好有族人将准备销毁的副本偷偷拿回暗中保存,该谱才得以留存。在窑头村,还保存有孔庙、孔碑等实物。
孔祥盈和部分族人曾在1986年到山东曲阜续谱时,才得知1937年孔子后代曾编过一次家谱(即民国期间的《孔子世家谱》第四次大修)。他们的副本能和《孔子世家谱》衔接,已经被证明确实是孔子的后裔。孔宪成说,现在想来,可能因为孔寨村参加那次大修提交的族谱古本起了作用,那本族谱可能记载了“闻和”迁往洛宁的事情。
2005年,孔祥盈偶尔得知《孔子世家谱》在进行第五次大修,就在当年6月对洛宁的孔氏后人进行了统计,并将统计的族人名单送到了位于山东曲阜进行《孔子世家谱》第五次大修的相关单位,但之后一直没有和《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联系。
孔祥盈说,虽然洛宁的孔氏族人是从孔寨村离散的,但现在人丁却比孔寨村多。包括洛宁河底乡的窑头、夹沟、王庄、杨树凹和迁居到宜阳县张午乡花山村的孔姓村民在内,洛宁孔子后裔现有2010人,比孔寨村多1000余人,“但是辈分普遍比孔寨村的低”。
孔学起说,现在在洛宁县城工作的孔氏后裔每年都进行三次聚会:第一次聚会是大年初四,晚辈给族中长者拜年;每年“五一”是第二次聚会,族中平辈之间互致问候;第三次是每年“十一”,则是一次大的团拜。
孔祥盈和孔宪成均表示,孔寨村和洛宁的孔氏后人是同一个先祖,以后一定会多来往、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