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犹如考古,除了要东翻西找细细推敲外,还少不得借鉴古今中外名人、名书、名辞,或是集思广益,或是请有福气的长辈赐名,非要把大家折腾得脑汁干透,才拈取其中一二,在灯下、梦里反复品味,方最后确定。
取名比较讲究的,要数上世纪初。名字须得遵从大家族历代传下来的字辈,除了正名,还有字、号、别号。这种取名字的方法虽然个性不甚突出,但从整个人口分布来看,脉络清晰,有着极强的稳定性。
取名最简单的年代,当数文革时期,女孩少不了“红”字,男孩少不了“兵、卫东、军”等,烙着那个时代异常鲜明的印记。
取名强调个性,令人眼花缭乱的要数当下。报上曾介绍有人叫“王345”,并堂堂正正地上了户口;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有的孩子的名字便包含了父母的姓氏;也有难以平衡,不跟父姓也不随母姓的,干脆给孩子取名“点点”。
我的侄女生了孩子,取名字这等大事,使从不沾斯文的侄女婿特地从图书馆借来了一堆“大部头”,以无比的耐心从头翻到尾,取了十来个名字候选;这还不算,侄女又让我在网上请全国网友帮忙,女婿姓袁,侄女姓周,有网友郑重给取名“袁周莉”,音同“圆周率”,更有网友别出心裁地建议叫“π=3.1415”……我熬更守夜,在各个人气极旺的BBS间奔跑,终于淘出一大堆名字交给了小两口。
不过,小两口只是瞄了一眼,并不满意,最终还是他们自己给孩子取了个平凡的名字。
早知结果这么简单,当初又何必折腾一干人马上书山下网海地遍寻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