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32版:三彩风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二月二 
吃出来的春天
国画
我的三八节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3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蓦然回首
二月二 
陈绍龙
  二月二,挑荠菜。

  雨润,苗青,荠菜小。拿把小菜锹,拎只小竹篮,呼朋引伴,挑荠菜去。麦地荠菜青艳,路边荠菜微红,有土色,农家菜地荠菜肥硕,比着肩往上长,想与墒间的菜“一争高下”一样。荠菜的这种“顺色”习性为我们挑菜制造了麻烦,你得低下头去,眼要特别的“尖”才行。荠菜是我见着的少有的一种有“伪装色”的植物,像动物中的狼,身体的颜色是随着四季的草色而变化的,荠菜也能同周围的植物“打成一片”。有意思。

  蛰居茅屋,开春了,放晴了,心像天上放飞的风筝,飘荡游弋。伏地上,拔枝草芯,慢慢探进一只豌豆大的洞里,草动,猛的一拎,一只小“磕头虫”就叫我们钓上来了。磕头虫抱拳弄掌一番折腾,在地上磕头,更像是跳舞,滑稽得很,逗我们乐。春阳渐高,后背渐暖,方觉天已近晌,再看挑的半篮荠菜,蔫了,只剩一小把。我们将菜篮子放沟里,遇着水之后,不一会儿的工夫,荠菜们便又个个精神抖擞的了。“鲜弄弄,抖弄弄,去家胡弄老公公”。我们将在水里“涨”过的荠菜还要用手从篮底向上抖,使菜更多地膨胀开来。一边抖,还一边唱着童谣。你别说,刚才还赖在篮底的荠菜,真的就“涨”了近一篮。这下好了,回家也好有个交代了。

  《诗经》有言“甘之如荠”,苏东坡也说“食荠极美”,陆游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迷恋春光,“春来荠美忽忘归”了呢。读着这样的句子,我却觉着古代文人的矫情。青黄不接的当儿,饥春荒年,地上有几芽春色?马兰头我们吃,“面皮菜”我们吃,“灰条菜”我们也吃。我吃过一种叫“苦茉苔”的野菜,色青白,味苦,虽说这样,因其个大,村民们也吃。有一天邻居家用“苦茉苔”包饼,我尝一口,哇哇直叫,奇苦。荠菜比起这些野菜来要“小资”多了,给我们的直接感觉是:能当饭吃嘛。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笔下的荠菜要比城里的“桃李”、“草根”得多,可不知怎的,春至,在城里我却会留意起路边的一丝绿意。低下头去,甚或拨开杂草,看荠菜纤嫩的叶,细碎的花,极亲切,像是旧时的朋友,哪能不去打声招呼。

  惊蛰一犁土,春风地气通。二月二,又是一年始,耕种在即,春播在即,给人的又是一个最大的盼头。

  二月二,龙抬头。庄稼要雨,村民们的希望,也要滋润。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