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首次将清明节设为法定节日,又适逢周末,三日连休成为“小黄金周”,再加上天气转暖,踏青、祭扫的人流可能会高度聚集。
23日,记者走访市殡仪馆和多处陵园公墓发现,虽然距离清明节还有10多天,但一些市民已经开始进行祭扫,其中部分市民在祭扫中出现的文明行为让人欣慰。
留下鲜花 祭品带走
23日11时许,邙山公墓不断有市民带着鲜花前来祭扫,王刚强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开着车带着全家人来的。
王刚强说:“往年都是清明节当天祭扫,停车位难找不说,人们过于集中,祭扫也很不方便。今年清明节成了法定节日,祭扫的人就更多了,征得老父亲同意后,我们就提前过来了。”
据了解,提前扫墓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趁着墓区的车流、人流不算太拥挤前去扫墓。记者采访中还遇到一些前来祭扫的人,他们是因为春节前的那场大雪未能赶回来。
据盘龙陵园工作人员介绍,以往每次祭扫高峰过后,各种祭奠品与垃圾都会堆在墓前。而这两天,前来祭扫的市民大多随身携带塑料袋,祭扫完就将祭品全部带走,只将鲜花留在墓前。这种做法不但保护了环境,对逝者也是一种尊重,这种变化令人欣慰。
踏青祭品促销忙
随着清明节即将到来,一些商家也看到了清明祭扫中的商机,纷纷推出踏青和祭祀所需商品的促销活动。
昨日,记者在景华路一超市看到,一次性碗碟、纸杯、便携椅及部分休闲食品纷纷摆放出来。“近期天气晴朗适宜出游,我们便把踏青的概念结合到清明扫墓中去,一些出行必需品都有促销。”该超市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开辟专区将踏青所需商品和白酒、水果等祭祀多用商品集中销售,价格也比平时优惠20%左右。
“随着清明节临近,预计本周末和下周前来购买此类商品的顾客会更多。”解放路一商场市场部陈经理介绍,从上周末开始,踏青、野餐所需商品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5%至20%。
记者注意到,许多商家在宣传时都不约而同地将“清明节”变成了“踏青节”。商家对此的解释是:“‘清明’称呼不吉利,且很多市民都有借扫墓外出踏青的打算。”
避峰错时 文明祭扫
针对清明节祭扫活动周期长、人流车流量大的特点,从本月初开始,市殡仪馆每天都在做着应急准备。
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存放着5400多个骨灰盒,每年清明来扫墓的人数在五六万人次,今年是第一个法定节日,估计扫墓人数会大大超过往年。他预计,我市更大的祭扫高峰将在3月29日、30日出现,届时市民最好避峰祭扫,赶早或是安排在下午,尽量避开上午9时至中午12时的高峰时段。
该工作人员同时提醒市民,及时关注信息错峰祭扫,尽量采取乘坐公交前往祭扫的方式,以免在停车中给自己带来不便。在祭扫形式上,要摒弃烧纸、烧香、点香烛等传统祭奠方式,采用“鲜花祭祀”、“无烟祭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健康的祭祀方式。
(记者 赵玉杰 通讯员 谢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