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头不起眼的角落,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拿着“回收药品”的牌子,等着市民前来出售药品。这些非法回收来的药品究竟流向了哪里?会对市民健康带来什么影响呢?近日,记者暗访了这些非法回收药品的商贩。
街头收药,啥药都要
医院门口和居民社区,是那些非法回收药品人员的活跃地带。
在我市某医院附近,记者看到地上放着一个小纸牌子,牌子一侧写着回收药品,旁边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药名,如美国乐力钙片、吗丁啉、速效救心丸等,还有其他诸如胃药、心脑血管类药物和泌尿系统药物等。一名药贩子坐在一边看杂志,记者走上前去和他搭腔:“你这儿都回收什么药品?”
药贩不紧不慢地把头抬起来看了记者一眼说:“牌子上写的药都回收。”
“价格怎么算?”
“药不一样,回收价格也不一样。”
“美国乐力钙片回收价是多少?”
“60粒装的每瓶20元。”据了解,此药在药店的零售价格约为55元左右。
随即,记者在附近进行观察,约两个小时内,有6名市民前来咨询,其中1名市民离开片刻后,又回来把一个塑料袋递给药贩子进行交易。
非法回收药品从哪里来?
药贩子的药品到底从何而来呢?他们只是回收居民手中的多余药品吗?
一位长期从事药品销售的资深人士表示,这些非法回收的药品有一部分来自市民家中闲置的药品。一些市民认为,治肠胃病、感冒、头痛等的常用药可以多储存一些,免得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往医院跑,劳神费力。但是,由于药品都是整盒整瓶地出售,很多药可能吃半盒剩半盒,有的甚至只服用一次或几次就被闲置了。另外,一些医生给病人开的处方,远远超出了病人对药品的需求量,明明一盒药就够用,医生偏偏给开两盒,乃至更多,这些剩下的药就积攒起来,由于储存方法不当、存放时间过长,就成为过期失效药品。很多人认为,这些药买的时候都是“好药”,只是放的时间长了点,疗效差一点,白白扔了可惜,还不如卖给药贩子赚点钱。这样,就给那些非法回收药品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另外一种情况是,参保人的医保卡上有余额,部分参保人可能暂时用不上医保卡,或者出于套取现金的目的,便会找到药贩子达成协议,参保人用医保卡购买药贩子指定的药品,然后再把药品卖给他,他则会给参保人现金。当然付给参保人的现金,肯定要比购买药品的钱要少很多。
非法回收药品流向哪里?
采访中,记者始终有一个疑问,药贩子回收的药品流向了哪里?答案只有一个:非法回收的药品又重新流向了市场。
该资深人士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作市场调查时发现,有几个药店出售的个别药品,价格特别低,说白了就是在赔钱卖。他们是有更直接的进货渠道,还是另有原因?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由,他曾多次奔波,终于明白这些超低价药品就来自药贩子。
回收药品的药贩都不独自行动,他们是有组织的。一般来说,药贩子分为三级,呈金字塔状。第一级是马仔,他们负责回收药品;第二级是负责打包的人,他们把马仔收来的零散药品归类,统一打好包装;第三级是大药贩子,他们的资金比较充裕,能够一次性购入大量药品,他们的地位最高,位于金字塔塔尖的位置。
马仔也有具体分工,他们有的在医院附近、药品超市附近蹲点,有的在社区内蹲点。当他们回收的药品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第二级的人会把这些药品打包,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发货。虽然,根据铁路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药品属于禁运范围,但是由于检查方面的漏洞,药贩子还是有空子可钻的。药贩子只需在发货单子上写上食品等名称,就可将成箱的非法药品发往全国各地。异地收货的药贩子再把药品销往个体诊所、小药店,最终让患者使用。
非法回收药品最终伤害消费者
据了解,不同种类的中药或西药过期后,所分解出的毒素大小与过期的时间和药品的成分有关。有些西药还会发生化学变化,如同慢性毒药,尤其是用过期的针剂给人体注射的话,会更加危险。如果成批量的过期药和无生产批号的药品集中流入某地,服用这些药的患者往往不止一两个,极有可能出现集体中毒或死亡事件。
据了解,非法回收的药品大多流向了小药店、黑诊所和农村的药店。由于药品流入地多为偏远农村,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缺乏医疗人才和检测设备,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