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有几回搏,
壮岁赴川抗震波。
国难当头不辞苦,
为民解困敢倾河。
大灾终有尽头日,
大爱无边德衍多。
待到民居建成后,
为儿祝捷奏凯歌。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长者——74岁的王宝龙,诗是他写给奋战在四川灾区洛阳援建工地的儿子王玉辉的。几天来,王宝龙从洛阳寄来的这封家书在安县救援前线广为流传,催人奋发。
王宝龙退休前是洛阳市总工会副主席,其子王玉辉今年39岁,是市建委质监站站长,在洛阳市援建指挥部任工程施工组组长。
众所周知,施工展开的先决条件是场地 “一平三通”,即场地平整、水通、路通、电通。平整场地,在水网纵横的四川非常困难,首先要把水田里的水放净,然后把30厘米~50厘米厚的表层土铲起再推平。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土地平整任务,没有大型机械不行。原定由安县当地政府负责的“一平三通”工作就因大型机械奇缺而暂时搁置下来。
随着我省18个城市上百支施工队伍在一星期内先后入川进驻安县,为赶时间、抢进度,王玉辉等积极和省厅取得联系,争取来了8台装载机和2台卡车。他们加班加点,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110亩建设用地的平整任务,为施工单位顺利进场展开施工创造了条件。
灾后安县的水电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而机电设备运行、基础施工、构架焊接一会儿也离不开水电的保障,这样工地通电、通水成了制约施工进度的瓶颈。王玉辉和同事吕方想尽办法,在当地水利和电业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仅用两天时间就搭设完成了延伸到各作业点的临时专用管线。震区余震频发,断水断电成了家常便饭,他们就和镇上的水工、电工建立了热线联系,保证随叫随到,用最快的速度予以恢复。
建房时间紧、任务重,前方后方相隔千里,难免忙中出乱。作为专业人员,王玉辉和吕方还承担着质量监察的任务。5月31日,王玉辉发现后方厂家供应的角铝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立即要求施工单位停止使用,并要求厂方迅速予以调换并按时运到前线。在沸水小学施工现场,吕方发现后方发来的3个钢构件连接部漏焊,存在安全隐患,就立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补焊。为此,他们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活动板房质量保证体系,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不下滑。
王玉辉说,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灾区人民尽快住上安全的房子。 (特约通讯员 李行吟 易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