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8版:民生·服务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别让手机幻听“缠”上你
游泳时要防意外
洛阳宝骐4S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6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别让手机幻听“缠”上你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有电话,可仿佛能听到自己的手机在响;手机一响就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专家指出,这些就是“手机幻听症”的具体表现,是心理超压的一个信号。

  现象

  手机铃声好像总在响

  吉林省长春市的徐先生今年32岁,由于工作关系,每天他都要接听大量电话。“最初我设定的手机铃声是欢快刺激的乐曲,没多久我就有了强烈的恐慌感,特别是半夜来电使我心跳加速,很难再入睡。”他说。

  后来,徐先生把手机铃声调成了节奏舒缓的歌曲。“虽然这使我的恐慌感减少了许多,但每天耳边总像在响着手机铃声,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一有嘈杂的声音,就像手机在响。这时我都不自觉地掏出手机,看是否真的来电话了。”说到这里,他一脸苦笑。

  做销售工作的翟女士也说:“我总觉得手机在响,常常把手机掏出来看,其实根本没有电话打来。”

  两年前,翟女士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销售工作。公司要求员工手机24小时待机,自此她就手机不离身。如果手机忘到了家里,不管多远、多忙她都要回去取,没有手机心里总觉得缺点儿什么。近期,这种手机依赖性越来越严重,有时手机没响,她也觉得手机在响,以致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看有没有来电,生怕接不到老板或买主的电话耽误了生意。有时睡觉时被手机铃声惊醒,但找来手机一看,根本就没人打来电话。“唉!现在感觉手机就像我的一个器官,丢也丢不掉了。”翟女士叹着气说。

  原因

  心理超压的一个信号

  心理专家认为,徐先生和翟女士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手机幻听症”,是心理超压发出的信号。

  专家说,现在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品,人们用它沟通感情、联络业务。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依赖手机,把它挂在脖子上、绑在手腕上,一会儿离开手机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这是由于过分依赖手机而形成的一种“强迫症”。

  据了解,手机幻听典型症状有以下几种:无论手机放在哪儿,没有人打来电话的情况下,也能“听”到手机铃声;总觉得手机在响,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或者情绪马上低落;换了新铃声,却还能“听”到旧手机铃声。

  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日前对一些高频率使用手机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

  据专家介绍,调查结果表明,手机依赖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多与职业有关,如媒体、销售、咨询、公关等频繁使用通讯工具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往往铃声一响就立即投入工作,必须长期处于“待机”状态。手机可以24小时待机,但人哪能撑得住?长期害怕错过重要信息、丢掉重要客户,心里期待着电话可能带来的信息,这些强烈的心理暗示会诱发人们的“手机依赖”,没有手机在身边,就有“人间蒸发”的恐惧,时间长了就会演变成幻听。

  对策

  分散注意力摆脱“幻听”

  专家分析认为,手机幻听的心理问题很大部分源于上班族对高科技产品的过分依赖。目前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已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生活,正如长时间使用电脑、依靠键盘输入后会产生暂时性的书写困难一样,“手机幻听”也是因为过度的手机依赖而产生的。之所以产生这种依赖,与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也是分不开的,越是工作出色的人,做事越追求完美,甚至苛求细节,也就越容易产生依赖。

  专家说,轻微的手机幻听现象,时间短,频次低,可以被认作手机疲劳综合征,一般不影响健康。人有压力、有焦虑是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去解压。对于大多数轻度“手机幻听”的人而言,可以在应对上做一些适当的调节,根据自己的个性改变工作性质;或者调整工作、生活节奏,使自己得到放松;或者尝试通过经常更换手机铃声,采用一些相对舒缓和轻松的乐曲,以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起到心理减压的作用;甚至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将手机彻底关闭一天,以充分获取轻松的自我空间。

  另外,要从根源上预防手机幻听症,就要注意给自己减压,如每天定时参加体育运动、听音乐放松心情。或者短时间专注一下与工作无关的事,如剪纸、画画、练书法等,都可舒缓心理压力。但如果出现持续、严重的幻觉,可能就是已发展为“强迫症”,真正严重的“幻听”属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之一,应主动求医,进行心理治疗。

  (新华社电)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