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口头禅给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带来不小的困扰,心理界人士认为,不恰当的表达方式会给人际交往带来很大障碍。
记者在瀍河回族区采访时,见到了28岁的张先生。他苦恼地说,自己刚才莫名其妙挨了领导的批评,领导指出他在接待单位来访客人时不礼貌、不热情,张先生觉得非常委屈。他觉得,自己工作热情、不计得失、尽职尽责,可有时候领导会当着同事的面,为很小的事情训斥他,让他非常难受,周围的同事也都认为他骄傲自大,盛气凌人。
记者发现,在张先生叙述时,五分钟内他说了十几遍“你听懂了吗”,几乎每表达一层意思,末了他都会带出这么一句口头禅。
说到这句口头禅,张先生认为,这句话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他并不是真的想问对方是否听明白了他的话,只是习惯性地“溜嘴”罢了,不管是跟朋友、家人、同事还是来访客人说话,他总不自觉地带出这句口头禅,“我觉得没啥”。
洛阳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杨延卿分析,领导的批评、同事的不满,很可能就来自于张先生的口头禅“你听懂了吗”。因为,这句话带有怀疑和质问的意思,说话者无意中将自己放在了高出对方的地位,使得沟通双方处于一个极其不平等的基础上。其潜台词似乎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你听不懂就是智力不正常”、“你是不是很笨?听不懂我说话吧”等。这句话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压力甚至反感,这样,沟通就很难进行下去。
杨秘书长说,“你听懂了吗”这句话如果说多了,对人际交往非常不利。张先生说这句话时,在潜意识里是希望确认交流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是否顺畅,这句话完全可以换成“我说清楚了吗”。同样是询问沟通效果,这种换位思考式的表达,将交流双方置于平等地位,传递了一种勇于承担责任以及谦逊的信息,很有亲和力,有助于引起对方说话的兴趣,使交流进一步顺利地进行下去。
因此,杨延卿建议张先生,当他想说“你听懂了吗”的时候,最好将其改为“我说清楚了吗”,会使他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