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骗取社会救助将追究法律责任
根除未成年工现象 任重道远
“今天我受助,明天我助人”
“我这次来,就是让亲人们放心”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8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
骗取社会救助将追究法律责任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15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社会救助所需资金来源、社会救助标准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明确救助资金来源

  征求意见稿指出,对财政困难的地区和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地区,中央财政按照规定给予适当补助。  

  征求意见稿同时明确指出,社会救助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开展救灾募捐并接受国内外的社会捐赠。受赠的财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公益事业捐赠的规定使用。同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对社会救助款物的使用情况依法实施监督。

  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自然灾害预警和自然灾害发生后,紧急疏散、转移、抢救和安置受灾人员,并为其提供食品、饮水、医疗、衣被、临时住所、日常生活用具、心理抚慰等应急救助。自然灾害的危害消除后,受灾地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受灾人员恢复重建因自然灾害倒损的居民住房。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第二年春季以及其他困难时期,受灾地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提供食品、饮水、取暖、衣被、住所和医疗等临时生活困难救助。

  规定救助标准

  征求意见稿对我国目前缺乏统一依据的社会救助的标准作出了相对具体的规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参考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指标,并适当考虑必需的衣物、水电燃煤(燃气)等因素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并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定期调整。

  征求意见稿指出,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的家庭,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的家庭,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给予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

  界定法律责任

  征求意见稿对不依法履行社会救助管理职责、骗取社会救助待遇、出具虚假证明等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据介绍,由于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对社会救助的申请审查手段不足,申请人骗取社会救助待遇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如果负责社会救助工作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救助申请不予受理,或者未依法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的;或因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挪用、扣压、拖欠、虚报社会救助款物,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社会救助水平的,将由上级机关、主管机关或者所在单位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意见稿规定,对申请人和救助对象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款物和服务的;或者救助对象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好转,不按照规定告知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或者相关机构,继续享受社会救助待遇的,将由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停止救助,必要时责令退回救助款物;情节严重的,处以冒领款项金额或者冒领物资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国务院法制办表示: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08年9月8日前,通过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信函和电子邮件三种方式提出意见。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