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前些年发生的笑话:一个朋友的生日在八月底,他听说在八月底出生的人对应的是处女座,就宣称自己的星座是处女座,觉得处女座“谨慎、追求完美”等特质他通通具备,直到有一天,他才得知,星座是按阳历确定的,而他的阳历生日对应的是天秤座。
与这个朋友一样,我对星座也不甚了解。作为70后,我在单位早被90后归为“骨灰级”大叔,星座这种专属于年轻人的东西,除了道听途说的三两个,其他的我一概不知。好在星座远没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那样重要,不了解,也不影响过春节、算属相。
来深圳工作后,星座突然在我的生活中变得重要起来。朋友们无论男女,不管年龄大小,在聊天的时候都喜欢问“你是什么星座”,然后交流星座特征与本人性格是否相符;以相亲为目的的交谈,交谈双方还会暗自揣摩彼此的星座是否般配……这是不是太迷信了?可回头想想,大家来自四面八方,为避免冷场,星座倒确实是个不错的交谈话题。
报纸上关于星座的内容也是整版地出现。我每天早晨上班乘地铁,免费派送的《地铁早八点》有专门的《星运》版,有时候也叫《看星情》,罗列了各个星座当天的幸运指数、幸运色以及特别提醒。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星座热从何而兴?直到后来,在腾讯、新浪等门户网站,都能看到专门的星座板块,我才知道自己落伍了,星座早已是社会流行文化。
为跟上潮流,在掌握白羊、金牛、双子等十二个星座的有关信息后,我开始关注有关自己星座的信息。许是心理暗示,我发现星座预测有时挺准。但是,那些有关星座预测的描述多模棱两可,讲好的多,偶有几句“情绪容易低落”“易和同事发生摩擦”的提醒,我也不把它们当回事——一个星座对应地球上那么多人,坏事不可能光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
星座与人的关系,亦真亦幻,倒不必刻意求证,当下它最现实的用处,莫过于在与人交谈时问一句“你是什么星座”,打开彼此的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