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的认知能力、兴趣和关注点也不尽相同。一旦教育太注意统一性而忽略差异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教育就成了牢笼,会禁锢学生发展。
洛阳理工学院附中校长杨康义认为,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 倾心教育 做教育需要情怀和责任
记者:在大家眼中,洛阳理工学院附中是一所老牌名校,优秀成绩的取得,应该和学校的教学理念分不开吧?
杨康义:您说得没错。学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提出“教育教学要与学生未来发展对接、要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对接、要与高考对接”的指导思想,以“深化管理,落实细节,创新发展,追求卓越”为目标。我们的师生秉承“博学、明辨、善思、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敬业、崇尚卓越”的教风,“业精于勤、水滴石穿”的学风,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记者: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具体要怎么做?
杨康义:我在和年轻教师们交流时经常说,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有责任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使他们享有幸福人生是我们的责任。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学校需要总体把握学生的特点,兼顾升学、就业双重任务,让具有不同优势和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受到应有的教育,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研究出了“分层教学 多元培养”的办学模式,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学校管理、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方面的特色已开始彰显。
2 知人善任 善于发现教师中的“黑马”
记者:听说您是一名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校长,可以跟大家分享下您的教学经验吗?
杨康义:我在洛阳理工学院附中工作了32年,1983年大学毕业后,就成为全校最年轻的班主任。在与学生的讨论中,我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课前,学生预习;课上,学生讲例题,并找出疑点、难点,师生进行集体大讨论;课后,教师进行知识延伸。这与现在不少学校实施的“讨论式教学法”相似。
担任校长后,我和新一届领导班子共同制定了“深化管理,落实细节,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工作目标,并研究出了“一四二”高效课堂模式。
“一”是指课前预习,“四”是指课堂上的预习展示、合作探究、精讲释疑、达标拓展4个环节,“二”是指课后作业、自我总结。高效课堂模式让课堂时间“瘦身”,内容不“瘦身”,让老师从“能教学”变为“会教学”,从“教学”到“导学”,让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学会”到“会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生生、师生之间产生共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模式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学效果很好。
记者:从时间上来看,您也做了很多年班主任,有没有什么独到的经验?
杨康义:我做了16年班主任,班级形成什么样的风气,班级学生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取决于班主任的思想境界和工作思路。
在我们学校,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1998年,在一个毕业班里,有3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2003年,有个班有4个学生考上了清华……这些班级的班主任都三十出头。这个年龄段的班主任对工作有满腔热情,因此在对优秀年轻教师的起用方面,我认为可以大胆一些,对于那些出类拔萃的年轻教师,校长不妨将自己的管理经验传授给他们,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这几年,我校优秀骨干教师团队的形成及尖子班的成功实践,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3 分层教学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培养
记者:刚刚您提到了“分层教学 多元培养”的办学模式,这是不是学校多年来培养出一批批尖子生的“法宝”?
杨康义:学校应为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提供空间。
今年参加高考的这批学生,是2012年学校完全按公办学校标准招收的首批学生。和往届学生相比,生源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这批学生入学后将由原来的六个层次变为“尖子班”“实验A班”“实验B班”三个层次。“尖子班”以“常规课程+拓展课程”开展教学,以进入985、211高校为培养目标,其标志是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实验A班”以充分扎实基础上的提升为指导思想,其目标是绝大多数一本,全员二本;“实验B班”以培优扶弱补齐短板为主攻方向,其目标是部分一本,绝大多数二本以上,全员达三本。眼下,“分层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和接受,这也是“分层教学法”备受社会认可的一个证明。
记者:在高中阶段,不少学生都觉得学习很枯燥,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让他们快乐地享受学习过程?
杨康义:教育的过程永远是第一位的,要让学生快乐地享受学习的过程。为此,学校设立了“目标激励考核机制”,对于成绩突出、进步较大的学生,学校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学生也可以进入高一级的班级学习。每次大考后,老师还要用“成绩跟踪分析制”指导学生对自己现阶段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和他们一起制订“成长计划”。
这些方法极大地增强了各学科老师的责任心,让每名老师主动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疑惑,和他们分享成长的喜悦和痛苦,这不但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