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经典洛阳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2月4日 星期
洛阳春节祭祀文化漫谈 4
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记者 陈旭照
古代“送穷”风俗画 (资料图片)
刻有神荼、郁垒名字的桃符 (资料图片)

春节祭神、祭祖,当然也祭鬼。

祭神、祭祖时摆供、上香、“烧银子”……好东西让神和祖先吃,好多“钱”让神和祖先花;祭鬼放鞭炮、贴春联、烧柏枝……不给吃也不给“钱”花。

祭神、祭祖是为了求福求庇,祭鬼呢,则是为了驱鬼,是为了告诉鬼:“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1 放鞭炮,贴春联,原来是为了吓唬“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一首《元日》,道不尽春节风情万种、喜气洋洋。

这万种风情里,就包含了两个祭鬼的仪式。

第一个祭鬼仪式是放爆竹。

关于放爆竹的由来,洛阳民间有这样的传说。

“年”是一种怪物,每年除夕固定出来吃人,所以,每年快到除夕,人们都要提前躲到山上。

有一年大年三十,某村来了个讨饭的老头儿,村里有个老太婆给了老头儿一些吃的,然后劝他赶快上山避难。

老头儿不怕,说:“‘年’来了我对付,管保他落荒而逃。”

老头儿住在了老太婆家,并在老太婆家的门上张贴红对联,然后将一大束竹子点燃,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除夕,“年”如期而至,杀气腾腾,但一看见红色的对联、听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就吓得扭头逃走了。

人们由此找到了对付“年”的办法。于是,贴春联、放鞭炮就成了春节的风俗。

第二个祭鬼仪式是“新桃换旧符”,将旧的桃符取下,新的桃符挂上。

桃符是春联的前身,在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传说中,它的来历是这样的——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个鬼域,鬼域中有一座山,山上有棵桃树,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门神,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

桃树上有一只金鸡,每天早上打鸣。金鸡打鸣的时候,夜晚出去的鬼必须回来。回家的鬼经过大门的时候,晚上做过坏事的就会被神荼、郁垒发现,随后被捆起来喂老虎。

鬼怕极了神荼、郁垒,人们就用桃木刻成二位神的模样,放在门口辟邪。后来,人们把在桃木上刻神荼、郁垒的像改成了刻神荼、郁垒的名字。再后来,桃符演变成了春联。

2 我扫!我扫!我使劲扫!让三尸神枉费心机

“二十四,扫房子。”

其实,“扫房”也是一种祭鬼仪式。

扫房子要祭的鬼,叫三尸神。别看它披着“神”的外衣,却专干害人的鬼事儿。

三尸神寄附在人身上,在洛阳一些地方的民间传说中,这家伙每年春节也上天,但上天不言好事,专进谗言。

有一年回到天上,他又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的坏话,说人对神很不恭敬,而且经常骂玉皇大帝。

玉帝不动脑子,一听就信,一信就恼,一恼就派三尸神下界,凡是出言不逊、对神不敬的人家,一律将其罪行写在其家的屋檐下,再让蜘蛛结个网盖住,算是记号。他还给王灵官下令,大年三十下界,见到有记号的人家,格杀勿论。

三尸神真是坏透了,这货下界,给所有人家的屋檐下都做了记号。

这事儿让灶王爷知道了,他老人家着急,紧急召集各家各户的灶神,商量咋拯救人类。

办法想出来了,灶神通知人类:腊月二十三他们上天后,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子打扫干净。

于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各家各户开始大扫除,屋里屋外,犄角旮旯儿,一个死角都不留,一丝灰尘都不见,屋檐墙角的蛛网也没了!

到了大年三十,王灵官下界,看到各家各户窗明几净,大人小孩彬彬有礼,祭神拜神虔诚恭敬,高兴极了,便返回天宫向玉帝汇报。

玉帝一听大怒,立即下旨将说谎的三尸神拿下,囚禁于天牢里,永远不得放出。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3 柏枝冒起浓烟,鬼怪狼狈逃窜

迫不及待地,我要说说烧柏枝了。这是洛阳民间又一种祭鬼仪式。

大年初一一大早起来,在自家院里点上一堆柏枝,一家人围着火说说笑笑,任浓烟冲天而起,闻柏香扑鼻而来。

为什么要烧柏枝?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叫“九头鸟”的怪物,一到大年初一起五更就到人间为害,凡是活物,见了就吃。

人们又恨又怕,咋对付这个长有九个脑袋的家伙呢?

跟其他许多传说一样,关键时刻神出现了,神告诉人类,“九头鸟”最怕闻见香气,如果在大年初一的早上点燃一堆柏枝,它就不敢来了。

这是烧柏枝的第一个来历。

第二个来历,仍跟那个叫“年”的坏家伙有关。

这家伙一到年底就到人间干坏事,但它最怕浓烟,人们就用烧柏枝来对付它,青翠的柏枝冒起的浓烟,那叫一个“滚滚”。

我对烧柏枝很亲切,不是因为它法力强大能驱鬼辟邪,也不是因为它火光熊熊能温暖身心。在我的记忆中,每到春节,我和小伙伴们都会上山砍柏枝,至今犹记得那一路欢歌笑语、又打又闹的情景。

我们上哪个山砍柏枝呢?大虎岭,这地方现在太有名了,又是温泉又是生态农业的,殊不知,与位于山下的这些人造风景相比,山上的野性和自然更适合怡情悦性。

4 穷鬼,走吧,赶紧走吧,走了就别再回来了

“送穷”,也是洛阳春节一项很有特色的祭鬼仪式。

“穷”指的是“穷鬼”,别看穷鬼“穷”,来头可不小。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自尔相承送之。”

可怜的穷鬼,还是帝王的儿子呢!

传说这个帝王的儿子身材矮小、瘦弱,最喜欢穿破衣烂衫,你就是给他换上新衣服,他也要扯破或烧烂,天生的穷命,没办法。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颛顼宫中在正月的最后一天“送穷”,在洛阳,“送穷”是正月初四的晚上或者正月初五的早上。

在这两个时间段,人们将家里从大年初一开始积攒下来的垃圾装起来,倒在村外的十字路口,并摆上供品,然后烧香、烧纸、磕头、放炮,磕头的时候还念念有词:“穷,你走吧,赶紧走吧!”

送完穷鬼,回家时要带一些外面的土,分放在各个屋子里,美其名曰“接福”。

我的慈爱的老岳母,是民间习俗的坚定捍卫者,正月初五一大早,她就将垃圾倒进楼下的垃圾箱,然后在楼下捡一些小石子,拿回家扔到各个屋子的角落。

“送穷”在古代典籍中很有人气,比如,唐朝的姚合就写了三首《晦日送穷》,将“送穷”的场景描摹得让人如临其境。抄一首如下: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伴随着“无人不送穷”的美妙意境,本组“春节祭祀文化漫谈”宣告结束。送穷送鬼送邪祟,迎喜接福纳吉祥,作为结句,小记送上真诚的祝福:愿您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猴年春节,愿您有一个美好灿烂的幸福未来。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