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个同事闲聊,是谁不经意起了一个话头,有关春节的话题便成了“主打”。大家先是感慨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而后回忆起曾经的春节,回忆起春节里曾经的快乐。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说起小时候将一整挂鞭拆散,一个一个地跑着放;说起村里大水坑的冰结得老厚,上面满是打陀螺的孩子……自今日起,让我们开说春节那些乐事。——编者
1 “琉璃噗噔”拿到手的那一刻,真是骄傲
70后的农村孩子,家里穷,过年找乐子,“琉璃噗噔”是印象较深的玩具之一。
这是一种用极薄的玻璃烧制而成的玩具,有细长的中空管子,连着扁圆形的同样中空的“头”,将管口放到嘴边,轻轻地吹,它便发出清脆的、欢快的“噗噔”声。
它可是奢侈玩意儿,并不是年年春节都能拥有的,只有哪年家里收成好了,父母高兴了,才会在春节发给孩子几毛钱,孩子才能跑到大街上,跑到挎着大篮子卖“琉璃噗噔”的小商贩跟前,小心翼翼地挑一个。
“琉璃噗噔”拿到手的那一刻,真是骄傲,专找孩子多的地方去,洋洋得意地吹起来,看着其他孩子羡慕的样子,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有人要借,一般是不答应的,除非是极要好的朋友,还要再三交代:“轻点!轻点!”
记得有一年,我的“琉璃噗噔”让小伙伴不小心吹破了。让没让他赔,我现在记不得了,但大哭一场记得清清楚楚。
2 这玩意儿也叫倒掖器
关于“琉璃噗噔”的叫法,向同事请教了一下,又上网查了查,发现不光一种,除了“溜溜噗噔”,还有叫“琉璃咯嘣”的,有叫“噗噗噔”的,有叫“料泡的”,有叫“响葫芦”的……
在明代刘侗和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里,它被称为倒掖气(器):“别有衔而嘘吸者,大声口汞口汞,小声唪唪,曰倒掖气(器)。”
书里还记录了一首儿歌:“倒掖器,如瓯落阶瓶倒水。匀匀呼吸吹薄纸,吸少呼多脱瓶底。藏爹钱瞒爹眼里,迷糊琉璃厂甸子。儿迷糊,倒掖器。爹着汗,嬷着泪。”
这首儿歌的大意是,有个小孩子得到一个倒掖器,高兴得不得了,“噗噗噔噔”地吹,但一不小心吹破了。这可咋办?小孩子有办法,偷拿了家里的钱,跑到琉璃厂,准备再买一个。他这一去不打紧,爹妈四处找不着他,一个吓得浑身冒汗,一个哭成了泪人。
你是不是从中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有没有再吹一吹“琉璃噗噔”,听一听那令人心醉的脆响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