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自古多才子。第一个被称为“洛阳才子”的,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
贾谊才调绝伦,却命途多舛。人们常将他与屈原相提并论,合称“屈贾”。33岁便抱恨而亡的他,也被世人称为贾生。
两千多年前,贾谊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01 梁怀王坠马死
贾太傅抱恨亡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后世认为,贾谊的人生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性格造成的。
公元前174年,27岁的贾谊被汉文帝从长沙召回长安。两个人经过宣室长谈,前嫌冰释。不久,贾谊出任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帝爱之,异于他子”。为报答汉文帝的知遇之恩,贾谊除了尽心辅佐梁怀王,还多次上疏议论朝政,指陈得失。
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却被一场意外打入了人生的谷底。
公元前169年,按照“五年一朝”的惯例,梁怀王入朝觐见父亲汉文帝。不知什么原因,这个19岁的年轻人竟然意外坠马,死了。
噩耗传来,身在梁国的贾谊如五雷轰顶,一下子万念俱灰。他知道,自己和汉文帝之间的纽带断了,彼此在内心筑起高墙,再难逾越。纵然有盖世才华,他的前途也完了。
汉文帝有四子,除小儿子梁怀王外,还有太子刘启和淮阳王刘武、代王刘参。梁怀王死后,因没有子嗣,他的封国应被废除。贾谊从大局出发,强忍悲痛上疏,劝汉文帝为梁怀王立继承人,以保留梁国,扩大皇子们的封地。这样一旦将来有事,可以更好地拱卫京师。
汉文帝听从贾谊的建议,让刘武继任梁王。后来“七国之乱”爆发,刘武率兵据守梁都睢阳(在今商丘一带),抵御吴楚联军的进攻,用事实证明了贾谊的远见卓识。
贾谊虽有远见卓识,却看不透自己的人生。《史记》里记载:“贾生自伤为傅为状,常哭泣,岁余亦死。”也就是说,梁怀王死后,贾谊在痛悔与自责中活了一年多。公元前168年,他“不食,毒恨而死”,年仅33岁。
这样的结局,大概是汉文帝始料不及的。千百年来,人们同情贾谊,认为他因汉文帝的冷落而死,但正如班固在《汉书》里所说,贾谊“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他和汉文帝之间恩怨已了,后人也不必再指责谁。
02 汉景帝诛晁错 汉武帝逐匈奴
西汉初年,朝廷面临两大威胁:一是诸侯叛乱,一是匈奴侵扰。贾谊怀报国之心,提出“众建诸侯而弱其力”,以削藩巩固皇权,并主动请缨,愿赴匈奴“与单于争其民”,使匈奴人归附朝廷。
对贾谊的主张,汉文帝认为时机不到,并未完全采用。比如,吴王刘濞(bì)称病不朝,他只是“赐以几杖”让对方安心,对吴王如此纵容,最终酿成“七国之乱”。
吴王刘濞是汉文帝的堂兄。一次,他的儿子刘贤入朝,陪太子刘启饮酒下棋。结果两个人为棋路相争,刘贤轻慢,刘启被激怒,失手用棋盘将刘贤打死。
刘贤的遗体被送回吴国,刘濞很生气,说:“天下同一家,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吴国安葬。”他派人将儿子的遗体送到长安,并从此称病不朝。汉文帝知道他心怀怨恨,“赐以几杖”,让他到老都不用朝见天子。
当时晁错是太子家令,认为吴王必反,多次劝汉文帝早治其罪,汉文帝不听。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继位,就是汉景帝。晁错劝汉景帝,既然吴王早晚都要造反,不如早点儿削弱他的势力,以免造成更大祸患。于是,汉景帝开始强行削藩,结果激起“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赵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汉景帝将晁错腰斩于东市,并未换得诸侯退兵,这才明白中计了。不久,“七国之乱”被朝廷用武力平定。
“文景之治”使西汉经济得到了恢复。汉武帝登基后,继续大力削弱诸侯势力,并实行盐铁专营,将铸币权收归朝廷。有了强大的国力支撑,汉武帝开始反击匈奴。
自西汉以来,朝廷对匈奴一直实行和亲政策。贾谊认为,和亲不能解决匈奴侵扰的问题,必须“战德”,即“以厚德怀服四夷,举明义博示远方”。汉武帝对匈奴软硬兼施,在废除和亲政策后,派卫青、霍去病率兵北上,经过漠北之役,匈奴再也无力大举南下。
03 一部《新书》传世
“洛阳才子”留名
在贾谊短暂的一生中,有辉煌也有失意,他的文学成就与政治贡献,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历代学者对贾谊十分推崇。西汉末年,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尹)、管(仲)未能远过也”。他将贾谊的文章整理成《贾谊新书》(又名《新书》)10卷,东汉史学家班固将其收录进《汉书·艺文志》,计58篇。
贾谊博古通今、眼光超前,他的政治主张在汉文帝时未能得到“尽用”,但到汉武帝时基本得以实施。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人生算得上成功。北宋王安石在《贾生》一诗中说:“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清代袁枚崇拜贾谊,被称为“贾谊再世”。他认为贾谊如果不死,定会得到汉文帝的重用。不过,在对贾谊的诸多赞美声中,有人清醒地认识到,贾谊的遭遇虽令人同情,却是由他的性格造成的。
北宋大文豪苏轼一生被命运捉弄,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一直有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洒脱。他曾在《贾谊论》中提出,贾谊虽然有才,却“不能自用其才”,这正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源所在。
在苏轼看来,贾谊遇到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不被重用而死去,原因可能在他自身。假如贾谊当初与绛侯周勃等搞好关系,在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时能做到“天子不疑,大臣不忌”,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可惜“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一旦受到冷落就自怨自艾(yì),平白送了性命。
尽管如此,苏轼仍“深悲(贾)生之志”。他认为自古才华出众的人,性格多不流俗,除非遇到睿智的“不惑之主”,否则很难发挥才干。因此,他奉劝有远大志向者一定要“有所待”和“有所忍”,不要轻易放弃。
据史料记载,贾谊在梁国去世后,“其后裔将遗骸迁葬故里”,就在今天的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
贾谊去世时,留下独子贾璠(fán),贾璠后来生二子,分别为贾嘉和贾恽(yùn)。汉武帝有尊贤之心,敕令修缮了长沙的贾太傅故宅,还擢升贾谊的两个孙子为郡守。其中,“贾嘉最好学,世其家”。
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对“洛阳才子”贾谊,人们会一直铭记在心。
(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