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傍晚,云淡风轻,涧西区尤东村78岁的张素敏老人开始准备软垫、轮椅,要带老伴儿尤振宝到村子里面看一看。对于身高1.5米的张素敏老人来说,把老伴儿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并不容易,但自从2001年老伴儿瘫痪至今,她坚持带老伴儿外出遛弯儿,交通工具也从最初的农用架子车到脚踏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变成了轮椅。
无微不至,她照顾瘫痪老伴儿18年
来到张素敏家时,她左手给老伴儿摇着扇子,右手给他捶腰。“在床上躺久了,不舒服,我给他捶捶。”张素敏笑着说。
尤振宝2001年突发脑溢血之后就失语瘫痪在床,他一有什么需求,张素敏总能第一时间发现。比如,他把手往腰那儿一放就表示腰又疼了,发出“啊啊”声就表示想出去转转了……
虽然久病在床,但尤振宝老人皮肤干净、气色红润,身上没有褥疮,房间里也没有异味。夏天热了,张素敏每天给他擦身子,隔几天就给他刮刮胡子。为了让老伴儿舒服些,她只在冬季才会给他用成人纸尿裤,其他季节都用尿垫,有时候一天要洗上七八次。为了方便清洗老伴儿紧攥着的右手,她找来一个圆润的核桃让他攥着。为了让老伴儿吃得放心,她自制流食,把菜和肉都剁得十分细碎。
“平时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照顾,我不想让孩子们多操心,别人照顾我也不放心。”张素敏说。
带他散心,交通工具换了又换
张素敏回忆说,老伴儿刚生病时,经常偷偷抹眼泪。看着愁容满面的老伴儿,她心想:“他不能动,但我还能动,我可以带他出去。”
于是,她找来家里干农活用的架子车,常常拉着老伴儿出去遛弯儿散心,村里哪儿人多就往哪儿去,让他见见之前的老伙计们。“老伴儿年轻时挺吃苦,老了又得了这个病,得让他舒服点儿。”她说。
考虑到老伴儿躺着视野受限,张素敏后来就花300元买来一辆二手的脚踏三轮车,带着他出去转。蹬三轮车比拉架子车省劲多了,老两口的活动范围也更大了,上海市场、谷水街都留下了她和老伴儿的身影。
岁月不饶人,后来蹬三轮车让张素敏感到吃力,于是她攒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由于老伴儿无法控制身体,她还给车子两边加装了栏杆,前面加了一块软垫。“他这样坐着,我就不怕他翻出来了。”她说。
后来,尤振宝的身体控制能力越来越差,坐在加装了栏杆的三轮车上还常常东倒西歪,于是,家里的电动三轮车换成了轮椅。虽然遛弯儿走不远了,但在张素敏看来,只要能带老伴儿出去转转就能让他感觉舒服些。
村民点赞:“要不是她,老尤可活不到今天”
身高1.5米的张素敏把轮椅推到床前,把老伴儿扶起后让他的左手搂着她的脖子,用她的右腿托着他的双腿,然后双手搂住他的腰把他抱到轮椅上。
为了防止老伴儿从轮椅上滑下来,张素敏先用绳子把他的双脚固定在踏板上,再用围巾把他的腿部固定好,之后推着轮椅向门外走去。此时,轮椅上的尤振宝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只要我还能动,就要带他出去转。”带着这个简单的想法,张素敏18年如一日带着老伴儿外出遛弯儿,无论交通工具如何改变,不变的是老两口之间的感情。
提起张素敏,不少村民都夸她。村民刘志敏说:“她这个人对得起好媳妇、好妻子、好婆婆这3个词,要不是她,老尤可活不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