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河洛文化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2月3日 星期
娜说河洛“年俗大杂烩”之
人日节已过 元宵节将至
□记者 张丽娜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年。换个角度想,亲友健康比啥都强,视频拜年、在线过节也不错。

眼下,咱们正处在两个节日之间:往回看是正月初七人日节,接下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亲友相聚人日节

如今,洛阳已经很少有人知晓人日节,但在唐代东都洛阳城,正月初七可是个正经八百的节日。

古人很重视人日节。当天,皇帝会大宴群臣,给臣子们发福利,赐彩缕人胜——一种人形的头饰,用彩纸、丝帛等制成。

当时有个叫高适的人,给好友杜甫寄了一首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当时,安史之乱已爆发,中原大乱,洛阳沦陷。杜甫携妻儿离开河南老家南下逃亡,寄居在成都。

那年人日节,高适牵挂好友,写信问安:“阿杜,这个节咱们不能一起过,我好想你!世事不平,前途难料,不知明年人日节,我们又会身在何方?”

可见在唐代,人们是有亲友相聚过人日节这个意识的。

传说,女娲创世,造世间万物,第一天至第六天,陆续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第七天即正月初七造出了人。因为这天被视为人类的生日,故叫人日。

早在汉代就有关于人日的记载。起初,人日似与占卜有关,汉魏往后,人日习俗渐趋丰富,成了一个普遍性节日。

人日节的主题是祈福纳吉,流行喝七宝羹、吃收魂面。

七宝羹是用水芹、荠菜、萝卜等七种菜煮的羹,相传人日节食用此羹可祛病除邪。

收魂面又名拉魂面。人日一过,就得准备春耕生产,可过年时人们走东串西,心都玩野了,故而需要吃一碗拉魂面,以提醒自己把心收回来,开始工作。

元宵节过后喝清心茶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夜为“宵”,正月十五夜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名“元宵”。

在河洛民间,过元宵节比过春节还热闹,人们吃元宵、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老少同乐。

对小孩子来说,过此节最大的乐趣是点灯笼——每逢此节,洛阳人都要燃灯庆祝。

相传,这个习俗与佛教有关。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东汉的汉明帝下令在京都洛阳兴建白马寺;正月十五夜,宫中、寺院燃灯礼佛。

传说,汉代有个名叫元宵的宫女,十分思念爹娘。大臣东方朔同情元宵,帮她想了个办法。

不久,京城流言四起,人们都说皇宫要遭火劫,皇帝找东方朔商量对策。东方朔建议,正月十五夜满城高挂明灯,宫中所有人都要提灯出宫,与百姓同乐。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

正月十五夜,元宵在灯上写上“元宵”二字,出宫寻亲。她的弟弟和父母进城看花灯,远远地就看见了元宵的灯,高喊:“元宵姐!”一家人欢喜团聚。

皇帝看到这一幕,脱口而出:“好一个元宵节(姐)!”天子金口玉言,从此,正月十五就叫元宵节了。

隋唐时期,洛阳是东都,每逢元宵节,满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隋炀帝好面子,迁都洛阳后常搞形象工程。《隋书》里说,每当正月,万国来朝,为了向这些人彰显国力,隋炀帝会让大使们留至正月十五,好让其欣赏规模盛大的“露天元宵晚会”。

正月十五夜,洛阳城端门外绵延数里皆是戏场。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演艺人才通宵达旦表演杂技、舞蹈、武术等,引得万人空巷,争相观看。

唐代实行宵禁,平日里天一黑,城中就敲闭门鼓,不许百姓外出,所有人都得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元宵节却是例外,朝廷暂时解除宵禁,宫里宫外彻夜燃灯,亮如白昼,洛城人可以彻夜狂欢。

女皇武则天执政时期的某个正月十五夜,大臣苏味道打开他的“人眼摄像机”,游走于洛阳城,录了一段现场视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那一夜,月光辉映灯光,美女们打扮得光鲜亮丽,走着唱着;火树银花,车水马龙,天上人间,热闹非凡。

宋代的元宵节也挺热闹,赏灯活动会持续好几天,普天同庆。

在我市很多地方,至今仍有挂红灯笼的习俗。每逢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口挂红灯笼。吃罢晚饭,孩子们提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出门耍,处处欢声笑语。

清心茶俗称油茶,相比春节其他油炸食物口味清淡,要在正月十六晚上喝。喝罢它,就该清清心,踏实勤俭地过日子了。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