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往往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寻找答案。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自古重视修史,史官文化起源于河洛地区。一代代史官在洛阳留下过怎样的印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 由修史引发的北魏第一大案
与曹魏、西晋一样,北魏史官也称著作郎。
今天,人们要了解北魏历史,通常离不开《魏书》。它从北魏立国不久就开始修撰,直到北齐时才由魏收完成,凝聚了历任著作郎的心血,还有很多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北魏国史为何难写?表面上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鲜卑贵族与汉族士人之间暗流涌动的矛盾。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其先祖活动于东北大兴安岭一带,平时以狩猎为生,没有文字,习惯于口耳相传、刻木记事。后来,前秦统一北方,灭掉了拓跋氏建立的代国。
公元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自称魏王。
公元398年,他正式定国号为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王朝正式开始。
作为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重用汉族士人,建立了完备的典章制度。随后,他又以邓渊为著作郎,修撰国史。
邓渊从鲜卑人口耳相传的《代歌》等中取材,还原拓跋氏先祖的兴衰往事,完成了北魏国史的开篇之作——《代记》。然而,没过多久,他就莫名其妙地被赐死了。
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tāo)统一北方,又命崔浩主持续修国史。崔浩出身清河崔氏,家世显赫,又是位高权重的三朝元老。他举荐多人参与著述,10余年后,终于在《代记》的基础上修成《国书》(一说《国记》),对北魏早期一些不太光彩的历史也进行了如实记录。
当时,有人为奉承崔浩,建议他将《国书》刻于石上,昭告天下,以彰显此次直笔修史的功绩。崔浩头脑一热,竟然照做了。鲜卑贵族看后议论纷纷,在太武帝面前指责他恶意宣扬国丑。太武帝勃然大怒,将崔浩等人下狱审问,并诛灭全族,这就是北魏历史上的第一大案——国史之狱。
国史之狱发生在公元450年,崔浩时年70岁。
拓跋焘晚年又命高允担任著作郎,修撰国史。高允年迈,公务繁忙,只能口述历史,由校书郎刘模进行记录。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后称元宏)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改革,北魏修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 以修撰魏史为己任的著作郎崔光
孝文帝长期接受汉文化的熏陶,对修撰国史十分重视。他在位时还设了起居令史一职,令人记录自己的言行,并让史官对时事秉笔直书,不用忌讳什么。
可以说,这是北魏修史的黄金时期。崔光和李彪生逢其时,深得孝文帝的器重,成为修撰国史的中坚力量。
公元499年,33岁的孝文帝元宏去世,葬于洛阳长陵。太子元恪继位,即宣武帝。当时,崔光仍为著作郎,主持修史,李彪则因罪离职。为了完成《魏书》的著述,李彪上表请求宣武帝,得以回到秘书省“白衣修史”。一年多后,他在洛阳病逝,修史的重任又压到了崔光一人身上。
崔光才华出众、性格平和,宣武帝视其为心腹大臣,并让太子元诩(xǔ)拜他为师。公元515年,33岁的宣武帝去世,葬于洛阳景陵。年幼的元诩在崔光等人的拥立下登基,即孝明帝。
此时的崔光除了担任著作郎,还身兼数职,诸事缠身。他也曾举荐文学之士参与修史,但大多并无建树。无奈,他只能利用闲暇时间修史,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查漏补缺。或许是年纪大了,他常说,魏史不是他这一世能修成的,他只能把时事记录下来,其他的就留待后人吧。
尽管如此,崔光仍以修撰魏史为己任,哪怕年逾古稀体弱多病,仍吃住在著作任所,很少回家。公元523年,崔光病危,他将子侄召至榻前,说:“我受先帝厚恩,得以身居高位。然而,史功不成,死有遗恨……”被抬回家不久,他就去世了,时年73岁。
孝明帝元诩幼年继位,朝政大权掌握在其母胡太后手中。后来,二人之间渐生嫌隙,胡太后不愿归政,于公元528年毒死了19岁的孝明帝。权臣尔朱荣借机率兵攻入洛阳,将百官公卿驱至黄河岸边尽数屠戮,胡太后也被沉河,史称“河阴之变”。
后来,孝庄帝不惜鱼死网破,设计杀了尔朱荣。公元531年1月,尔朱兆杀奔洛阳,要为叔父尔朱荣报仇。洛阳守官四散逃命,时任国史典书的高法显将史书悄悄埋藏起来,才没有使其遗失。
河阴之变后,代人山伟等夺得了修史的权力,但并无著述。魏收也参与了北魏末年的国史修撰,为他后来完成《魏书》打下了坚实基础。
3 饱受争议的《魏书》与才子魏收
魏收是《魏书》的作者,他生性机敏,一辈子顺风顺水,最终却因修史落了骂名,连带着《魏书》也被称为“秽史”,至今争议仍未停息。
事实上,这对魏收是不太公平的。
他是个才子,一向不拘小节,步入仕途后,先是在洛阳任太学博士,后又负责整理起居注,兼修国史。河阴之变发生时,他侥幸躲过尔朱荣的屠刀,也算大难不死。
公元534年,北魏灭亡。权臣高欢扶立孝静帝,建立东魏。高欢对魏收的才能极为欣赏,认为这是又一个崔光,堪当修史重任。
公元550年,高欢的次子高洋夺取了东魏政权,建立北齐。魏收被任命为著作郎,开始专心修撰北魏国史。文宣帝高洋还告诉魏收,他可以放手去写,自己绝对不会诛杀史官。
有了这颗定心丸,魏收组织人手,在北魏史官所撰国史的基础上斟酌取舍,仅用3年多时间就将长达130卷的《魏书》修成。
然而,风波也随之而来。很多朝臣看过《魏书》,如果其中没有记述自己先祖的事迹,或者对自己的先祖褒贬不当,就指责《魏书》内容不实、取舍不当,是一部“秽史”,并对魏收进行人身攻击。高洋无奈,只得下令暂停刊行《魏书》,并允许那些反映问题的人进入史馆,对《魏书》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魏收后来又对《魏书》进行了两次修改,可直到公元572年他去世时,争议仍未平息。公元577年,北齐灭亡,魏收的坟墓被人挖开,“弃骨于外”。
也许从为人上来说,魏收不够大度,容易树敌,但他对《魏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部史书记载了北魏初年至北齐约165年的历史,是后世了解北魏官制、刑法、姓氏等的第一手资料,其中《释老志》更是《魏书》首创,记载了佛、道两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及演变过程。
除了《魏书》,魏收还著有不少文集。他曾托南朝使臣徐陵将自己的文集带往江东,徐陵过长江时却将其扔进水中,称这是为魏收藏拙。可见,关于魏收其人其文,争议从未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