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把初拟的题目《东关大街》改成《小时候的东关大街》时,心中一惊。为什么要改呢?因为我小时候的东关大街是洛阳城东最热闹的商业区,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中。
东关大街东起洛川街,西至大石桥。街不长,不足千米;道不宽,十米盈余。两边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修筑的民居、店铺。那时我觉得,东关大街恁长,仿佛总也走不到头;东关大街恁宽,自行车、架子车、行人,熙来攘往……城里和农村是那么不一样!
东关大街人气最旺的地方,是建于1958年的瀍河电影院,俗称“东关电影院”,对面原有一座魁星楼,和洛邑古城里的文峰塔遥遥相望。
上小学时,学校经常组织师生看电影,我们从学校一路步行到东关电影院,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社员都是向阳花》等歌曲,长长的队伍像一条游动的长龙,成为街上一道移动的风景。
到电影院门口,班主任和检票员站在检票口“检票”——每个学生可爱的笑脸就是电影票,检票员一个个查着数把我们放进电影院。
当时看的电影有《红雨》等,最好看的是《闪闪的红星》。没想到,这部电影后来和我的人生有了交集——我和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的词作者邬大为先生因音乐结缘,成了音乐界的忘年交。
除了电影,吸引我的还有电影院里两面墙上的画,清一色的国画,寥寥数笔,紫藤呀、鱼呀,妙趣横生。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每次电影开映前那几分钟,我目光如笔,描完东墙上的画,再去描西墙上的画。那些画也张开双臂,拥抱我这个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孩子……
电影给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看电影毕竟奢侈。最吸引我的还是小人书,远可知历史,像《中国古代成语故事》等,近可晓当代,像《雷锋的故事》等,还有讲外国人故事的,像《牛顿》等。
电影院附近有三四个小人书摊,是我进城打卡的第一站。看一本小人书,薄的一分钱,厚的三分钱。没多久,书摊上的小人书就满足不了我了。我要拥有自己的小人书!
我去东关大街的新华书店买,每本一两毛钱。管大人要钱是不可能的,只能捡废品卖钱。那时,许多小孩子靠这个挣零花钱。等有了四五十本时,我的小脑瓜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要摆小人书摊。
那时候,课外作业很少。完成作业后,我就搬着箱子进城摆小人书摊。一天多则挣一两块钱,少则挣五六毛钱,比大人们在生产队里挣工分赚的钱还多。刚开始,我在瀍河电影院那里摆摊,后来到青年宫电影院的广场上摆摊,差不多摆了两年。
现在想想,小人书摊也是当时东关大街上别样的风景。
电影院西边有一座高高的戏台。我在这里看了许多戏。曲剧《柜中缘》,我至今难忘。最喜欢许淘气的那两句:“角儿起!角儿起!角儿起!”“单等明年抱外甥!”此刻想起淘气那愚钝可爱的样子,我依旧会哑然失笑。
上初中时,塔东学校附近有了供销社和书店,机车工厂有了电影院,极大方便了附近村民。乡亲们不再去东关大街,我也很少去了。改革开放后,青年宫等新商业区冲击着东关大街原有的商业、娱乐地位,东关大街渐渐失去了往日辉煌。
我小时候去东关大街还有两个原因。其一,我大姨家就在东关大街上。窄窄的老巷子里住着弟兄几家人,颇有几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其二,我要去“瀍河浴池”(俗称“东关澡堂”)洗澡。每当我去洗澡时,母亲就会笑眯眯地从一沓用皮筋扎着的澡票中抽出一张给我。
在东关大街与下园路(现为华林路)交叉口西南角,有一株树龄几百年的荚槐树;东南角有一家顾客盈门的“东光合作”饭店。我的初中同学王青都就在饭店里卖票。偶尔,我趁着在西工小街做生意的闲暇找他玩,顺便看看东关大街,和百货大楼一带相比,这里繁华不再。
真正和东关大街再一次亲密接触,是2011年我在老城开书店时,常到东关大街买清真食品。近两年,我在东关大街附近上班,想喝丸子汤,就去买一些丸子;想喝浆面条,就提个塑料桶去买一桶酸浆;想吃烩馍,就去买一两个大锅盔;过年时,去买羊肉、元宵等年货。
东关大街有几处古迹,我也颇为熟悉。一处是“孔子入周问礼碑”,那是我小时候摆小人书摊的地方,当时被民居层层围住。一处是建于明朝的东关清真寺,作为回族人,我对这里有天生的亲近感。一处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黄公广济桥”,俗称“大石桥”。
20世纪70年代,我曾随父亲赶过大石桥正月十三至十五的庙会。听父亲讲,那时,在大石桥边有座火神庙,用火神来降伏水龙王,不让它祸害两岸百姓。前些年,为创作《中原老街》系列诗歌,在书店打烊后,我常沿着老城东大街散步到大石桥,明月千年,泪湿青衫。
如今,东关大街经过不断改造,路北民居成了高层住宅小区,大石桥被修葺一新,瀍河两岸重现“铜驼暮雨”……去年,东关大街步行街改造提升成了市政府重点工程,新的繁华盛景正向人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