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千百年来,传统的中秋佳节承载着中国人关于家庭、亲情、团聚的文化内涵。今年,中秋逢国庆,家国情怀成为月圆之夜更为宏大的主题。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洛阳地处中华腹地、黄河之滨,居天下之中。2020年央视中秋晚会落户洛阳,对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与血脉、彰显民族文化的自信及对华夏文明寻根溯源都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我市立足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基础,通过传承展示河洛文化、推进大遗址保护、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全面释放洛阳的文化魅力,擦亮“古今辉映、诗和远方”城市名片,努力建设具有洛阳特色、华夏气派、国际水准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保护传承,延续历史文脉
“很震撼,很自豪!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二里头遗址形成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日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游人如织,慕名而来的游客杨丽对这次博物馆之旅赞不绝口。
位于伊水、洛水之间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为公众揭开了“华夏第一王都”的神秘面纱,为世界架起了探索中华文明源头的桥梁。
打造文脉传承新地标,向世界展示“最早中国”,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标注来路,成为当代洛阳的时代使命。
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洛阳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丝绸之路、隋唐大运河、万里茶道在此交会,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熠熠生辉,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近年,我市不断加大大遗址保护力度,创新大遗址保护模式,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偃师商城保护展示三期工程顺利推进;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具规模;隋唐洛阳城宫城区天堂、明堂、九洲池、应天门相互连通……一个个项目的顺利实施,让一处处大遗址成为讲述华夏历史、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与窗口,再现历史遗产辉煌。
活化弘扬,发挥时代价值
近日,位于龙门大道与古城快速路交叉口东南角的一处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正酣,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打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新地标。
“这里将打造集珍品收藏、陈列展览、活态展示、教育研学、互动体验、创意产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展示中心。”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在这里,游客可以看一看非遗展示馆,逛一逛非遗古街,读一读与非遗有关的书籍……让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黄河流域的文化大市、旅游大市,洛阳,正从国家的高度、全局的视野深度审视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洛阳“黄河故事”。
洛阳是客家人首次南迁的出发地。在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的大谷关旧址,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关、馆、道、台”正在加紧建设。按照施工计划,明年牡丹文化节前,大谷关展示项目基本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黄河文化根亲地标和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对洛阳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洛阳,正不断发挥自身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的核心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精心打造一批城市精神标识和文旅核心展示区,全面提升洛阳文化旅游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融合创新,丰富文旅业态
沉浸式体验民宿,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白天参加手作体验,夜间习天文、观天象,听蝉鸣、品茶香……前不久,建立在隋唐洛阳城遗址上的“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开营,引来省内外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迅速圈粉无数。这一研学营地让“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河洛文化”成为可能,叫响“研学洛阳,读懂中国”品牌。
近年来,我市持续在“融”字上下功夫,坚持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体现“融”的理念、找准“融”的业态、发挥“融”的效果,推动文化与旅游从“物理组合”迈向“化学反应”,让“诗和远方”完美交融。
2020年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以“云赏牡丹 花开满屏”的全新打开方式,让世界惊艳,24小时线上直播活动,话题关注度达2.5亿人次;“古都夜八点”文旅消费活动,通过创新夜游产品、丰富消费业态、激活文旅消费,打造一批“夜洛阳”地标,点亮洛阳夜经济;“豫见快手 嗨在洛阳”河南(洛阳)快手网红文旅大会,让洛阳文旅元素火爆网络……随着文旅融合的步伐加快,一批特色小镇已芳容初现,一批标志性旅游产品已经成熟,一批重点文化旅游企业正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洛阳礼物”得到开发。
河洛大地,正展开一场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新时代叙事。有理由相信,千年古都的文脉传承,必将为2020年央视中秋晚会增添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