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由龙门石窟研究院、响堂山石窟研究院、邺城考古博物馆、洛阳日报社联合推出的“云上龙门牵手响堂山、邺城”大型直播活动进行第三场。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凤霞以《勤栽药树,慈心济世——现代慈善医院之先河药方洞》为题,带领大家近距离认识、了解药方洞。
前后营造近500年,呈现“过渡型”特征
药方洞位于龙门西山南段,开凿于距离伊河边路面高约3米的崖壁上,向南约10米为龙门开凿最早的洞窟——古阳洞,向北约15米就是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北朝石窟中的五座中大型洞窟之一。
药方洞内壁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佛龛造像,据统计共有纪年题记30余则,涉及有北魏至宋代的十几个年号,说明其从公元530年至1026年,前后营造了近500年。任凤霞介绍,从窟内这些像龛纪年可知,药方洞有过复杂的经历,所以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承前启后的“过渡型”特征。
药方洞的主室地面近似于马蹄形状,顶部为穹隆顶,东西进深4米多、南北宽3米多、高4米多。西壁为正壁,雕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佛佛座下雕刻熏炉,两侧为两尊护法狮子。窟顶中央刻有一重瓣莲花藻井,周围绕以分别吹笙、笛、排箫的四身飞天,身体平直,衣带飘扬。
任凤霞说,研究人员通过和响堂山石窟造像的对比研究,认为药方洞正壁的五尊造像和窟顶的藻井及飞天、窟门外两侧的束腰八角莲柱、两身力士、门楣上方大石碑两侧飞天等均为北齐时代所雕刻。
镌刻药方共计150余方,可治疗40余种疾病
“药方洞因镌刻大量古代药方而得名,这些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主要镌刻在窟口两侧的拱壁及窟门外金刚力士台座表面。”任凤霞介绍,研究已充分证明,药方洞中药方的刻制年代,在初唐或初唐之末,最迟不晚于盛唐之初——开元年间。
据统计,这些龙门药方共有150余方,涉及药物多达130余种,用于治疗40余种疾病,涉及内科、外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神经科、妇科、小儿科等。
任凤霞介绍,其中一些药方,还能治疗如今被看作疑难杂症的疾病。例如,消渴(如今的糖尿病),药方是“古屋上瓦打碎,一斗五升,水二斗,煮四五沸,服”;还有疗噎(如今的食道癌),一方是“蜜五升,生姜二升,合微火煎五六沸,每取一匙,纳酒中温服”。其中,“用葱管导尿”是现存古籍中最早的有关导尿方法的记载。
药方所用药材价廉、易得,方便当时贫苦百姓使用
药方洞内的药方独特,多由单味或两味药物组成,药材价廉、易得,多数药方至今仍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药方应该是摘自于一部专业的医书。随着时间的流逝,药方的母本已经失传,但有研究发现,这些药方与敦煌《备急单验药方卷》的母本来源一致。
为什么要把药方刊刻在石窟寺的佛窟内呢?任凤霞解释,佛教典籍中常常赞美佛为“医王”,古印度高僧往往都通医术,古代寺院内多数也设有“诊疗所”,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也有大量的医药书卷,都足以证明寺院对医药的重视。据记载,龙门石窟在北宋时期也建有“药寮”,由宋朝宰相文彦博提供资金,免费为来往行人治病。
所以,研究人员猜测,药方洞内的药方由一些懂医药的僧人所刻。“它们可以使当时的穷苦人免费得到药方,及时治疗疾病。”任凤霞认为,这些药方的价值不只在医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本身也是对宗教迷信思想的冲击和批判。
下一场直播时间为9月24日10时,来自邺城考古博物馆的张晓磊将以《邺都遗韵——揭开邺城造像神秘面纱》为题,带领网友欣赏类型丰富、造型精美的邺城造像精品,探秘北齐中后期邺城佛教造像的典型样式——“龙树背龛式”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