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部位3: 胃 痛
袁秉煃(副主任医师)
引发胃痛的原因
溃疡病
慢性胃窦炎
胃结块症
★溃疡病
●症状 小儿得了溃疡病,症状与成年人大不相同。溃疡病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之分,胃溃疡多发生于婴儿,十二指肠溃疡则多发生于幼儿。
溃疡病如果发于新生儿和婴儿,起病很急,先出现哭闹、拒食,很快出现呕吐、便血。病情轻的,可迅速痊愈;病情重的,会并发穿孔,发生腹膜炎,表现为发烧、腹痛、腹肌强直、休克等。
溃疡病如发生于幼儿,主要症状是反复脐周痛,时间不定,不愿吃饭,食后疼痛加重;有的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呕吐,食欲很差,呈发育不良症状,也可并发出血、穿孔。
●病因 溃疡病的病因是综合因素。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是引起溃疡的重要原因。
严重感染(败血症、肺炎、脑膜炎)、重度营养不良、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饮食不当等均与婴幼儿溃疡病发病有关。
●家庭护理
生活护理:生活要有规律,在发作期多休息,对年长幼儿尤应注意精神上的呵护。
饮食:并发穿孔时应禁食;并发出血时一般不需禁食,以免引起饥饿及胃肠蠕动增加而加重出血,可食牛奶等流食;少吃多餐,定时进食;病情稳定后可从喝粥、吃面再过渡到平常饮食,应细嚼慢咽,多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而唾液能稀释和中和胃酸,有提高黏膜屏障的作用;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吃零食,睡前不进食。
●预防发病
1.饮食饥饱有节,避免吃易于促使胃酸分泌的食物。
2.不要催孩子“饭要吃得快”,因为多咀嚼,唾液分泌就多,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这种酶可在口腔中把淀粉类(多糖)食物消化为麦芽糖(双糖),可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减少胃酸分泌。
3.必须肃清幽门螺杆菌。这种菌在人群中感染率达到50%,患儿除了应服药清除这种菌,还须注意个人卫生、口腔卫生。
4.避免被动吸烟。因为尼古丁可增加胃酸分泌。另据美国医生研究报道,尼古丁还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毒性。
5.治疗各种全身性疾病。
6.避免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
★慢性胃窦炎
●症状 慢性胃窦炎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痛的部位在右上腹、中上腹及脐周围,腹痛大多为阵发性隐痛和钝痛,时间不规则。
除腹痛外,还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部分患儿有呕吐、吐酸水及消瘦等症状。
●病因 饮食因素:饮食长期没有规律,挑食、偏食,常吃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使胃黏膜受损伤。
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据研究,该病患儿90%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微生物可导致胃黏膜细胞变性、坏死,而人体内的幽门螺杆菌抗体可造成自身免疫损伤。此外,被动吸烟又增加幽门螺杆菌毒素的致病作用。
●护理和预防 本病的生活护理必须使患儿饮食有节,注意细嚼慢咽,吃易于消化的无刺激性食物,少吃过酸过甜的食物及饮料。少吃零食,注意个人卫生、口腔卫生,避免被动吸烟。
★胃结块症
●症状 有的幼儿在进食某些不易消化的食品后,在胃部形成结块,不能向十二指肠排出,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形成幽门梗阻。
●病因 多发生于缺乏照顾的幼儿。在空腹的情况下吞食大量柿子,柿子所含的果胶和鞣酸与胃液凝固沉淀而形成结块,称胃柿石。
食用大量黑枣也可形成结块。
嗜异症患儿更易发生此病,有因吞食毛发、生鸡蛋而在胃内形成结块的病例报道。
●护理 胃结块由医生取出后,胃黏膜会留下损伤,恢复期应先吃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预防 家长应对患儿进行教育,防止再次发生。对某些有嗜异症的患儿应多给予精神鼓励、关怀,呵护其生活,切不可进行打骂,而应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教育,使患儿从嗜异症中摆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