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的宝宝出现类似“癫痫”的症状, 追根溯源竟跟天天使用的纸尿裤有关,这个结果让一对家长始料未及。河科大一附院的儿科专家提醒各位家长:长期使用纸尿裤会给宝宝的健康埋下各种隐患,尿布的最佳材料可选用旧的棉质品。
宝宝“癫痫”,家长慌乱
近日,西工区一对家长发现,一岁多的小女儿时常出现异常现象:坐着或睡前躺在床上时,她会突然两腿绷直,用力交叉,这时小家伙往往满脸通红,两眼瞪视,呼吸变粗,满头大汗。每次发作时一般持续两三分钟,其他时间孩子吃喝玩一切正常。这种类似癫痫症状,可急坏了父母,他们带着孩子查脑电图、尿常规,可没有任何异常。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河科大一附院,儿童保健科的副主任医师薛鲜苗询问了孩子的日常情况后诊断:孩子的“癫痫”其实是一种小儿习惯性摩擦外阴的“交叉腿综合征”,其原因与孩子长期使用纸尿裤有关。
纸尿裤:交叉腿综合征的重要诱因
薛大夫说,近来临床上出现交叉腿综合征的孩子并不鲜见,一般女孩的发病率高于男孩,这与越来越多的宝宝使用纸尿裤有关。上例中的小女孩,一岁多了还在使用纸尿裤,且每天使用时间较长,这是孩子患上交叉腿综合征的重要原因。薛大夫解释说,纸尿裤将宝宝从腰部到腿部以及整个会阴部紧紧包裹,长期使用会对宝宝的阴部形成刺激,宝宝感到不舒服,就会通过擦腿摩擦阴部来缓解。如果孩子出现该行为时家长强行制止,则会遭不满反应,甚至反对。1~2岁的孩子即可出现这种习惯性动作,更多发生在孩子2岁以后,这种神经反射一旦形成,只要有外因刺激便可能持续出现,有些孩子到了学龄期仍会“犯老毛病”。
过多使用纸尿裤弊端多
薛大夫说,现在使用纸尿裤的宝宝越来越多,纸尿裤在给年轻的父母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
首先是出现尿布疹的情况更多、更严重。“纸尿裤含有化学成分,如果透气性很强就可能透水,为保证不滲漏,它的透气性相对是比较差的。”薛大夫说,孩子的皮肤异常娇嫩,而有些年轻家长可能24小时都将宝宝裹在纸尿裤内,再加上更换不及时,使得宝宝的整个大腿和小屁股长期处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皮肤很容易发红、起湿疹。“实际中我们发现,使用纸尿裤的宝宝出现尿布疹的情况,比使用一般尿布的宝宝更多、更严重”。
其次,容易引发小儿行为障碍,如交叉腿综合征以及神经性尿频症状。有些孩子尿频,但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时甚至几滴,但晚上却并不尿床。这实际上也与纸尿裤对宝宝外阴刺激有关,导致孩子有“老想尿尿”的错觉。薛大夫说,曾经有个男孩在使用纸尿裤年龄段形成了这种神经反应,到了学龄期,一旦受到老师的批评,就会有“想尿尿”的感觉。
可能导致功能性遗尿。3个月到半岁期间,是宝宝定时喂奶、睡觉、排尿等生物钟建立的最佳培养期。此时,如果家长过分依赖纸尿裤,容易让宝宝养成“随时方便”的习惯,不利于建立宝宝定时排尿的生物钟,一旦错过这个最佳培养期,可能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一些孩子身体正常,但长大后依旧尿床,这跟小时候没有建立良好的定时排尿习惯有关。
专家:尽量少用纸尿裤
薛大夫说,纸尿裤方便、省事,减轻了年轻妈妈的负担,但从孩子健康的角度考虑,专家不赞成过多使用纸尿裤。对年轻的父母,专家有以下建议:
由于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所以选用尿布的材料一定要柔软、清洁、吸水性好。旧棉布、床单、秋衣秋裤是很好的备选材料;也可用新棉布制作,经充分揉搓后再用;用深颜色的布料可能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容易引发尿布疹,故尿布的颜色以白、浅黄、浅粉为宜,忌用深色,尤其是蓝、青、紫色。
如果使用纸尿裤,不要让宝宝长期裹在纸尿裤中,最好与一般尿布交替使用;要注意及时更换纸尿裤,宝宝睡醒、吃奶后一般要尿尿,这时候要及时把尿;年轻的妈妈在夜里也要尽量及时更换纸尿裤,不要以为换上纸尿裤就“万事大吉,不用操心”了;3个月后的宝宝,即使没尿也要定时为其把尿,训练其建立起定时排尿的神经反射;一岁后,绝对不要再给孩子使用纸尿裤。
另外,如果发现宝宝有不明原因的异常动作,要及时检查会阴部,情况严重时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记者 吴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