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孟母三迁”
记者联系了当老师的姨妈,想通过她了解一些因为求学而搬家的情况时,姨妈笑了:知道你表姐前年为什么要搬家么,就是为了孩子上学啊。记者又向其他亲戚、朋友随口一问,竟然牵出一连串的“孟母”、“孟父”来:
一号出场人物:丁女士 银行职员
孩子年龄:10岁
搬家代价:居住梦想搁浅
故事经历:我们原来住在老城豫西宾馆附近,这些年我和老公的收入都稳中有升,就想换套房子。如果单纯说换房子,还是觉得新区的房子比较好。不过现在看来,短时间内是实现不了了,因为我们已经在王城公园附近买了房子。
儿子小飞已经读小学了,西工有几所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在教育界有口皆碑,尽管老城也有几所不错的小学,但西工的中学同样有很多名校,把家安在这里,孩子的教育会更有连续性,其成才之路也会拥有更好的环境。
“三迁”感言:新区的居住环境当然好,但钱可以再赚,房子可以再买,孩子的教育却耽误不起。
二号出场人物:崔先生 公务员
孩子年龄:13岁
搬家代价:难享天伦之乐
故事经历:我女儿嘉嘉去年刚升初中,学校在涧西,可家在关林,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家离学校又远。
先是在学校附近租了半年房,后来想想还有这么多年,一直租房也不是办法,再者,关林的房子也该淘汰了,于是就在学校附近买了房。但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搬过去住,一来,住在关林毕竟花费小点,二来,我和孩子的妈妈都在关林上班,恐怕不能好好照顾孩子。
所以,我们把孩子的奶奶接过去专门照顾她,我和她妈妈每隔几天会过来看看他。
“三迁”感言:我们为孩子付出了,自己心里也很高兴。但是,关键还是孩子,希望她能理解我们吧。
三号出场人物:江先生 石化公司职工
孩子年龄:15岁
搬家代价:大房换小房
故事经历:我们现在住在七一路,住房只有40多平方米,不是那么宽敞。当然,我们家并不是很困难,在高新区还有套大房子,之所以在这个小房子里挤,也是为了儿子。
为了让江浩上个好学校,我可没少费劲,孩子刚读小学不久,我就开始打听哪些初中教学质量比较高。转了一圈,发现比较受欢迎的中学大多都在西工,我和爱人商量再三,决心买套小一点的旧房子,把户口落过去再说。房子买好后,也没精力重新装修,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搬过来了。到现在,已住了两三年了。
“三迁”感言:别人搬家都是搬到更大更好的房子里去,我们却搬到了更拥挤、更破旧的房子。但是为了孩子有出息,忍几年,值!
教育资源日趋均衡
择校而居需慎重
房地产核心竞争力在于培养高附加值的产品,教育附加值同样成为了楼盘竞争的利器,两者相加后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楼盘的附加值,可以说是1+1>2。那么“1+1”通过什么形式来实现“>2”的效应呢,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借势。这一类地产项目所属地域教育配套优越,大部分分布在“名校”附近。
第二种:联姻。通过与名校联姻,改善所处学区的弱势,无形中还能将地产公司的品牌魅力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如美伦·凤凰城、香榭里·阳光等。
第三种:配套。有的地产项目会采取投资学校硬件、向社会招聘经营的方式完成社区的教育配套,目前此类学校以幼儿园居多。如洛浦·御博城、建业·森林半岛。前者将一拖的蒙特梭利幼儿园引进小区,承诺毕业后可直升拖厂小学;后者则计划将哈佛双语幼儿园引入小区。而在洛阳受到广大“孟父”、“孟母”青睐的房源,大多是“借势”型的。那么,市区教育资源的分布和师资情况如何,便关系着“孟父”、“孟母”的“三迁”方向。
以高中为例,市区的省级、市级示范性高中洛一高、东升高中(原轴一中)、东方高中(原拖一中)、市三中、市一中、市二中、市十九中、市四十六中、市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就平均分布在瀍河、老城、涧西、西工和老城等各个行政区。初中、小学的情况也基本相似。各区对学校的投资都很大,硬件环境和软件建设差别也不大,加上这些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企校分离的逐步实现,都在全力地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各个学校之间的好坏优劣差别已经越来越小。
在知识成为时代竞争主体时,把孩子培养成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希望。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原外国语学校校长丁安仁建议,如果要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择校而居”,家长们还是要慎重,在考虑是不是必要的同时,还要考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免给日后的生活造成困扰。
“三迁”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节约时间成本、感受书香氛围、充电“近水楼台”、投资回报丰厚……这一个个诱人的条件,似乎由不得家长们不动心。但是在家长们动心继而踏上“三迁”之路的时候,孩子对于“三迁”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希望以下这些不算特例的现象,能够给择校而居的家长们带来一些思考。
小飞:“搬家后,刚开始不太愿意,因为平时和我玩的人见不着了,只有周末回奶奶家才能和小伙伴们团聚一下。”
嘉嘉:“嘉嘉现在不爱说话,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候以为她在看书,走近了才发现是在发呆。”崔先生忧心忡忡地说,女儿跟他越来越疏远,性格也越来越孤僻。老师也觉得这孩子有些跟不上,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学校跟同学融合不到一起,显得不合群。
江浩:周末到江浩家跟他聊天的时候,他一直追问我什么牌子的MP4比较好。他的爸爸告诉我,由于同学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孩子在适应这个环境之后,开始变得注重物质,讲究面子。前不久甚至还嚷嚷着要把电脑换成液晶的。这么爱攀比,怎么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啊。看得出来,江先生和崔先生一样,也很为孩子担心。
(本刊记者 霍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