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洛阳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西方“父亲节” 洛阳遭冷遇
巨额存款被盗取 银行是否有责任
新闻网广告
“新手”看冷脸 “老手”受青睐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6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商家兴趣不大 市民热情不高
西方“父亲节” 洛阳遭冷遇
  昨日是父亲节,记者连日来在我市各大商场注意到,一向喜欢“借节造市”的商家对父亲节的反应却十分冷淡,尽管各种主题的促销活动热热闹闹,却少见与父亲节有关的促销活动;广大市民对父亲节的热情也不高。与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相比,父亲节确实有些冷清。

  商家不愿打这张牌

  康乃馨、玫瑰花等曾在母亲节、情人节期间卖得很“火”的鲜花,在父亲节却销量平平。记者昨日从老城区老集一鲜花店了解到,父亲节的到来并没有使鲜花销量大增,这几天甚至由于天气原因,销量还略有下降。

  中州中路某商场销售部负责人潘小姐告诉记者,受情人节、母亲节的启发,该商场前两年曾为父亲节准备了一些促销活动,但带来的销售额增长十分有限。儿童节期间,儿童用品专区的销售额是平时的两三倍;母亲节期间,中老年服装也会有一两倍的销量增长;轮到父亲节,男装销售额几乎没有什么增长。鉴于此,今年他们索性不再打父亲节的招牌搞促销活动了。

  我市另一家商场的销售人员董先生说,比起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等,父亲节一直缺乏市场号召力,没多少人注意;而且,男性的消费领域相对狭窄和固定。以男装为例,商场的男装一般只占服装总量的1/6或者1/7,品种较少,更新速度较慢,加上男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比较理性,冲动型消费和节日型消费不太明显,故一般情况下商家不会在男性商品促销上花太多心思。

  父亲节是舶来品,有洋节晴雨表之称的西餐厅,也对父亲节不大热心。纱厂南路一家西餐厅的主管告诉记者,与以往相比,父亲节的订餐人数虽然有一定增加,但其中有季节变化、暑期到来、空调开放等因素,冲父亲节而来订餐的很少。 

  父亲节遇冷不意味亲情淡薄

  虽然父亲节没有给我市的商业带来火爆局面,但这并不能说明洛阳人就缺少亲情。不少接受采访的市民认为,我们洛阳人的亲情观念并不比西方人淡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记者在街头采访了十七八个市民,近九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听说过这个节日,或者说对父亲节有点儿印象但不太感兴趣,只有两个受访者说,自己收到了孩子的礼物和节日祝福。

  在南昌路某大型商场,刘先生说:“大家平时都很忙,哪有心思专门端着架子、装幼稚过父亲节啊!孩子要是真想孝顺老爸,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就行了。”

  在我市某中学教书的王老师说,平时都是他给孩子和老婆过生日,现在要让孩子给自己过节日,感觉很别扭,不想过这样的节日。

  一位姓冯的市民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东西方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中国人讲究四世同堂,几代人天天亲密接触;西方人则践行独立自主,子女成人后往往另立门户,所以,西方人比东方人更需要父亲节、母亲节等,以营造全家人共聚的氛围来沟通情感。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以后也许需要这样的机会,但那也不一定就得照搬西方人的节日,因为中国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我们对老年父母生日的重视程度、对老人的赡养热情,其实比西方人更高。

  还有人认为,中国人过洋节本来只是一种迎合时尚的从众心理,随着消费者的日益理性和社会文化的成熟,这种风潮必然会逐渐消退,回归理性,人们将会重新审视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当前,无论哪一个洋节,在中国都还不是那么稳定;以后,有些节日可能会被我们接受、保留,有些节日则很可能被我们抛弃、忘记,关键要看它是不是合我们的“口味”。

    见习记者 张贵坊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