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纵横
今年是马寅初诞辰125周年,也是他著名的《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
走过历史和实践,今天的中国人要感谢这位经济学家以及他的巨作《新人口论》。发表在1957年7月5日《人民日报》上的《新人口论》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政策主张,却引来了激烈的批判。令人庆幸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中央果断作出了控制人口的决策,在全国城乡普遍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并在1979年恢复了马寅初的名誉。此后,计划生育终于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终于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使中国少生4亿多人,为中国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重要的人口条件。
不过,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也出现了一个令人忧心的人口现象——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在生物学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3至107比较正常。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较正常,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偏高。198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47,1990年为111.3,2000年为116.9,2005年为118.58,个别省份甚至超过130,迄今没有逆转迹象。专家按目前增长速度测算,到了2020年,20岁至45岁的男性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平均每一个县都有约1万名青壮年男性无结婚对象。
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的原因并不难。从文化因素看,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从经济因素看,婚后女到男家居住、家庭父姓承传和继承、老人依赖儿子赡养等传统生活模式,使儿子具有更高价值。从社会因素看,女孩受教育权利易被排挤,女性就业选择不如男性优越,男女劳动所得同工不同酬,妇女社会福利等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等现象,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男孩偏好”观念。从科技因素看,B超和人流技术的普及,使得女婴流产数量远远高于男婴。
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虽有现实原因,但谁也无法回避它带给我们的惩罚。专家预言,性别比失调将导致光棍现象成为社会难题,引发犯罪、拐卖妇女和性交易等社会危机,直接影响到妇女社会地位、家庭幸福、公众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办法不是没有,比如各地近年来强化舆论宣传,严禁利用B超等医学手段进行非医学性别鉴定,建立社会保障及利益导向制度,完善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利的政策,等等。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现象不仅没有逆转,且仍有升高趋势。这至少说明,一是治理手段不完善,二是已有治理措施未落实。
翻阅发表于50年前的《新人口论》,我们并未发现马寅初大师就此有什么指点迷津之语。倒是马寅初的求实创新过程给我们以很多启示。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之后,马老曾多次到各地视察,在深入细致的调查中,他发现农村儿童太多,并敏锐地发现并抓住了人口增长太快与国民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提出理论主张后,他又反复听取各界甚至包括北大学生的意见,反复论证修改。他的《新人口论》不是简单判断和拍板,而是深入调研与论证;不是误报漏报虚报,而是实实在在的统计与调查;不是为个人功利,而是生怕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不能“尽到自己对祖国和人民应尽的责任”。这些都值得我们制定政策时三思。
其实,只要公众不再为生男生女而煞费苦心,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它虽如此简单,但如果光靠政策,而没有公民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是注定解决不了的。对此,马寅初也早有话语留给我们:“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只是,“不再为生男生女而煞费苦心”恐算不上是“牺牲个人”吧? (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