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你咋这么没出息,不知道还手?以后,如果有小朋友掐你一下,你就踢他两脚!”
“玉玉,小朋友打你,你不要理他,告诉老师,让老师训他!”
“强强,你怎么又和人打架了,这么不让人省心,回家再和你算账!”
这些语言,相信许多读者都不陌生。当孩子和人打架,不同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
那么,当孩子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时,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办呢?从事幼儿教育的刘辛乐老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家长不要强化孩子“打人”的概念。其实,6岁以下的幼儿兴奋时喜欢拿手“没轻没重”去拍别人;有些孩子因为着急而去推小朋友。他脑子里并没有打架的概念,如果这时候大人大惊小怪地去训斥他,他就会觉得这是引起别人注意的好办法,下次还会继续使用。所以,当孩子有“暴力行为”时,家长首先要搞清楚他是不是以“打架”的形式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面对孩子们的冲突,家长有几种态度不可取:①不管不问。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和人打架,装着没看见,不管不问。
②大呼小叫。对自己孩子过分娇宠,怂恿孩子向别的孩子进行“讨伐”,“报仇雪恨”。
③不分青红皂白,逮着自己家孩子暴打一顿,以显示自己很有修养,对孩子家教很严。
④追着对方家长告状,非要让人家大人对孩子施以惩罚,为自己孩子“讨个公道”。
那么,什么样的态度是比较科学的呢?
刘老师说,明智的家长,不会过分参与到孩子的冲突当中,孩子很纯真,这边打完,那边也许很快就“一笑泯恩仇”了。可大人却在那里咬牙切齿,何必呢?
所以,当孩子们打架时,做家长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他要是强词夺理,欺负别人,就把他拉过来,告诉他这样不对,让他主动去向别人道歉;他要是吃亏了,如果不严重,就随他去,让他经受一下挫折,反正孩子打架,又不会疼到哪里去;如果对方真的很强壮,攻击性很大,那就态度温和而坚决地制止对方,把自己孩子引开,让两人冷处理。
父母要把宽容、与人为善的修养传递给孩子。如果你让孩子睚眦必报、针锋相对,那他成人后很可能就会习惯性地以恶意待人;如果你告诉孩子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不友好,多原谅人家,那么就在他心底播下了宽容、大度的种子,这种品质往往是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