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黄入洛”工程供水线路图 | |
本报讯
(记者 石文禹 见习记者 徐建忠)
洛阳一直以来从南线引陆浑之水入洛。3年后,一项浩大的“引黄入洛”工程彻底完成,洛阳将实现从北线黄河引水入洛。这项工程的实施,不仅会确保近期洛阳城生态用水的需求,长期还能解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这项总估算投资1.96亿元、名为“黄河小浪底水库向洛阳市城市供水”的工程,今年2月由市水利局向市政府提出,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目前初步规划已经出炉,详细的测量、地质勘探、设计工作陆续展开,标志着此项工程正式启动。
供水路线图已经敲定
昨日在市水利局,该局副局长翟文亮在办公桌上摊开了绘制好的“供水路线图”(如图)。从图上看,黄河水自黄河小浪底南岸引水枢纽工程自流而出,向南经过穿越邙山的20公里隧洞,被送至位于西工区红山乡的涧河支流——金水河水库,然后通过水库开闸泄流至涧河,由涧河流入洛河、中州渠;黄河水注入金水河水库后,另一路往东经邙山渠流入瀍河。这样,使得黄河水从北部入市区,盘活了整个洛河以北城市区的水系。
翟文亮说,此供水方案,近期可解决洛阳市河渠生态用水,远期在金水河附近建水厂,黄河水经净化处理后利用水厂和市区40多米的自然高差,解决市区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
“引黄入洛”势在必行
翟文亮说,但从长远看,无论是城市生态用水还是生产生活用水,均隐藏潜在危机。生态用水方面,依托穿城而过的伊、洛、瀍、涧4条河流,目前已建成景观水系长120公里,形成水面900万平方米,蓄水量2300万立方米。按照现有水面面积和蓄水量计算,现有水源无法满足要求。
在生产、生活用水方面,目前城区日供水能力约72万吨,实际供水量每日40万吨左右。看似有所富余,但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现在富余的供水能力很快饱和。
从长远看来,要想满足洛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唯一途径就是启用黄河小浪底水库向洛阳市城市供水工程。
“引黄入洛”已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从洛阳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项目建议书上看,“引黄入洛”已经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最为有利的条件还有两个:其一,国家投资1.26亿元的小浪底南岸引水枢纽工程已于2003年建成,一直没有利用。等于说出水口是现成的,实际上眼下启动的工程是“引黄入洛”后续工程。其二,早在2001年,水利部已经批准了我市黄河用水指标,这一指标在当前黄河沿线各地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尤其宝贵。
穿越邙山的20公里隧洞是工程的关键
从整个工程来看,其难点和关键是穿越邙山的20公里隧洞,这将几乎占整个工程的全部投资。
从项目建议书上看,隧洞初步确定采用城门洞型,开挖断面尺寸,宽5米,高6.5米,设计引水流量每秒17立方米。计划施工工期为3年。翟文亮认为,目前隧洞经过区域的地质条件尚不清楚,如果地质构造复杂,将会增加工程投资、施工难度和拖延建设周期。
面对工程1.96亿元的巨额投资,有关方面建议成立以市财政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从社会上融资获得。 (李玉明
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