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老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 |
时间:12月25日9:05~9:50
地点:市第58中学高一(2)班
授课教师:谢康龙
授课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化学《必修1》之《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第1课时
听课感受:整堂课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过程细腻,衔接自然,逻辑严密,新课程理念处处体现,处处到位,能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究知识
早就听说市58中是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样本实验学校,那么,新课改后的化学课会是什么样子呢?
进入教室后,我眼前一亮,映入眼帘的并不是传统课堂的排座方式,而是每五人分成一个小组。这是典型的新课程教学课堂,以分组讨论、交流合作为依托的探究式教学课堂模式。
开始上课了。谢老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出现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发生泄漏事故的资料照片。谢老师开始解说:“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是以液态被装在钢瓶中。在事故现场,职工们首先看到一股浓浓的黄绿色气体溢出,接着闻到刺鼻的气味,然后就被毒倒了。消防官兵接到报警后,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至地势较高处等待救护车,同时将周围群众往高处疏散,然后在周围50米处筑起‘水墙’以降低空气中氯气的浓度,并将液氯钢瓶扔进投放了大量烧碱的水坑。”
记者插言:学生们都睁大眼睛看着大屏幕。这样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接着,谢老师问:“刚才我们看了氯气泄漏事故与科学处理的过程,现在分组讨论,你是否能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呢?”学生纷纷作答后,老师并没有直接作出评价,而让学生相互补充,最后,对学生关于“氯气物理性质”
的正确回答,他用“非常完善”四个字表示赞许。
这时,谢老师自然地引出另一个“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测氯气的化学性质”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此时,大屏幕上出现了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谢老师启发学生从基本概念出发,最后得出氯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得到电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的结论。
接着,谢老师作了金属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了同学们的推测,同时将燃烧的概念由初中所学的“狭义燃烧”引到“广义燃烧”,“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记者插言:此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之探究理念。即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自己推断研究,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在讲氯气和水的反应时,谢老师展示了一瓶新制的氯水,并抛出一系列问题:“氯水中有哪些物质?”“氯气溶于水后,Cl2和H2O有可能发生反应吗?如果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你的推测?”学生再次进行分组探究,制订实验方案,并逐一进行验证。他具体指出了设计实验方案和验证时的重点,便于学生开展探究。
记者插言:学生们听后马上行动,其认真劲儿不亚于科学家在做实验。
当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提出疑问“为什么氯水中加入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时,谢老师顺势引导,又提出一系列问题:“石蕊为什么会褪色?”“是哪种物质让石蕊褪色?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这些问题一抛出来,学生们议论纷纷,马上推测实验结果,并动手做实验,通过探究、归纳,得出“次氯酸起到了漂白作用”的正确结论。
记者插言:此时,同学们分组实验,积极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思路、实验成果,大家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精神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谢老师再次让各小组梳理知识,理清思路,作总结发言,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并对氯气的性质进行总体概括,强调“既要认识到氯气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氯气的危害性”,培养学生对立统一及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激发和增强他们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正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记者插言:有人说,教育需要激情,需要诗意,需要机智,谢康龙老师正是凭着这些素质,让学生沉醉于科学探究的魅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