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一座民国故居 一段人生传奇
老人捐皮鞋
村民感受爱
湖南老人搭错车
洛阳乘警帮大忙
“俺很想给邮展出点儿力”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2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文物普查新发现   
一座民国故居 一段人生传奇
记者 孟国庆 见习记者 郭立翔 文/图
  名称:陈思礼故居

  年代:民国

  现址:孟津县朝阳镇瀍沟村

  性质:庄园

  规模:3000平方米

  价值:民国时期人们沿用清朝民居建筑风格的例证。  

  看过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人,对乔家的创业史及古朴、雄伟的宅院都有深刻的印象。其实,我市孟津县朝阳镇瀍沟村也有一处秀丽别致的庄园,其原主人陈思礼也有与乔家相似的传奇经历!

  昨日下午,我们驱车来到这个庄园,寻找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座精美别致的民国庄园

  陈思礼故居位于瀍沟村,是一座并没有完工的宅院,但规模不小,布局完美。(右图)

  进入瀍沟村,我们远远就看到鹅卵石和石灰砌成的庄园围墙。砖券拱形结构的院门顶上已经长出一些杂草,从院外向里望去,偌大的宅院里有一棵桶口粗的皂角树,仿佛在讲述着这座老宅的历史。

  院子的东北角有3座古老别致的宅院,总面积有3000平方米,但只有最东头的是完整的三进式院落,其他的两处只修了一半。能够建造这么大的庄园,其主人的身份和家业可见一斑。

  最东头的这个三进式宅院,院门上方前伸的屋檐下是精美的砖雕装饰。进入院门,一条小巷连接各个宅院,宅院主人不忘在两侧的墙壁上雕刻一些精美的花草图案和波浪边纹,左边的墙壁上还镶嵌着洛阳著名书法家李振九先生题写的“作善降祥”的匾额。

  小巷的最里面和中间往左分别是3间风格相同的民宅。中间朝北的一个后院,两侧的瓦房和后壁上一孔建造精美的靠山窑很显眼。窑门上方镶嵌着“洞天福地”4个字,上端是一扇砖券的圆形门窗,上面也有大量的雕花纹饰。

  孟津县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说,虽然这座宅子是在民国期间修建的,但它的布局方式、装饰等都具有清朝建筑的显著特征,对研究清代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有重要价值。

  庄园原主人的传奇一生

  后院现在的主人叫陈光武,今年83岁。他说,这座后院土改时分给了他,他一直住到现在。

  陈光武说,建造这座宅院的人叫陈思礼,字敬初,小名叫陈二泰,是本村人。他自幼家境贫寒,但头脑灵活,打得一手好算盘,人称“铁算盘”。

  年少时,陈二泰为了生计,在洛阳南大街的一家“鸿福银号”当伙计,他办事干练,颇得东家的赏识。东家无后,晚年便将银号托付给二泰。二泰经营有方,使银号生意日益兴隆,还在西安、重庆等地开了分号。有了雄厚的资金,他又开始投资实业,在郑州、西安等地办起了纺织厂。

  抗战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二泰回到孟津老家建起了这座大宅。他为人和善,经常资助乡邻,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抗战胜利后,他留下还没建好的庄园回了郑州。土改时,这座宅院便分给了几户贫雇农。

  解放后,二泰将纺织厂捐献给国家,在郑州组建了河南第一家公私合营的纺织厂——郑州国棉六厂,自己任经理。但在随后的“反右派运动”中,他的经理职务被革掉了。

  二泰一生共娶了3个老婆,生了18个儿女,后来他和儿女们一起搬到西安居住,一直活到87岁。虽然在异乡亡故,但是他仍想叶落归根,子孙按照他的意愿,将他葬在这个庄园后面的岭头上。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