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1年,崔兴亚追剿残敌到桂林南时的留影。 | |
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
1950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活动的指示》。1950年7月,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从1950年12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镇反运动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在大陆上残留的反革命势力,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政权,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
“一想起‘镇反’,我就想掉眼泪。俺嵩县老乡刘柱子,就是被反革命分子杀害的啊!”
昨日,在某部队干休所内,77岁的离休干部崔兴亚谈起在广西“镇反”中牺牲的战友老泪横流。
严峻:反革命势力一度活动猖獗
崔兴亚是嵩县车村镇孙店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参加豫西三分区嵩县独立团,1950年随四野南下作战,在广西全程参加了“镇反”。
崔兴亚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时,人民解放军虽然攻占了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但在一些偏远山区,国民党潜伏势力和土匪、恶霸、反动会道门勾结,进行破坏工厂、捣毁铁路、抢劫物资等活动,甚至发动反革命武装暴乱,一度非常猖獗。
由于反革命分子频繁搞破坏,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很大威胁。
残忍:洛阳籍战士尸体被大卸八块
“快到广西时,部队领导三令五申:绝对不准掉队!”崔兴亚说,当时他还不太理解。
一进广西,崔兴亚很快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行军时,路边常能看到横七竖八的战友尸体。
反革命分子常常袭击后卫部队,残忍杀害掉队人员。和崔兴亚一起参军的战友刘柱子是嵩县木植街人,在龙潭镇执行侦察任务时腿部负伤,被敌人活捉后杀害。他的尸体被凶残的敌人大卸八块并架火焚烧。
崔兴亚所在部队要求三名战士负责一名伤员,这才基本消除掉队现象。
战果:军民配合四次活捉“野蛮连长”
“只要有群众支持,就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共产党人!”崔兴亚坚定地认为,广西群众的支持是部队“镇反”的最坚强后盾。
1950年秋,崔兴亚所在部队在广西西林县西平村碰到一个劲敌——“野蛮连长”。这个国民党连长膀大腰圆,练过武术,力气很大,战士们用绳子捆住他,他两膀一用劲,就能把绳子挣断。
因为“野蛮连长”是瑶族人,虽然曾经三次被解放军活捉,但都没有被枪毙,他在被押送过程中挣脱绳索,凭着熟悉环境三次逃脱。暗中派当地的瑶族群众在每个瑶族山寨密切监视。第四天,崔兴亚接到一名瑶族青年送来的情报:“野蛮连长”这两天晚上都到一个瑶族山寨,和一名妇女鬼混。
崔兴亚带着10名战士乔装成瑶族群众,摸黑赶到这个山寨。战士们每人都带着馒头,一听见狗叫,就将馒头扔给狗。
次日凌晨,崔兴亚等人将“野蛮连长”从床上揪下来,先用麻绳绑,后用铁丝捆,将“野蛮连长”捆得像粽子一样。
崔兴亚回忆:“‘镇反’时,部队执行的是党中央制定的‘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战士们在战场上抓住的反革命分子,除了少数‘首恶者’被执行枪决,对绝大多数‘胁从者’政策都很宽大,对瑶族、壮族人政策尤其宽大。每次战斗结束后,部队都会把活捉的胁从分子集中起来举行‘悔过自新学习班’,每期7至10天,主要是向这些不明真相者讲解共产党的政治制度、少数民族政策和阶级斗争理论。学习班结束后,这些人就被释放,离家远的还发给路费。”
1953年,广西局面全面稳定,“镇反”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