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新闻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14连号”不能止于口头解释
企盼能早日 
消除“乙肝歧视”
广告
《新闻时评》欢迎投稿
广告
“90后”跻身保障住房名单隐含什么问题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8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Opinion 今日视点
“14连号”不能止于口头解释
  7月29日,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二期经济适用房摇号,有14户资格证编号相连。相关部门认定,摇号软件合格。经华中科技大学概率统计系副主任王湘君计算,此次“14连号”的概率约为百分之一。

  “6连号”事件阴霾未散,我们又迎来百分之一小概率的“14连号”事件。事件被曝光后,“概率是多少,怎么计算”的问题,引起了广大网友特别是数学爱好者的兴趣。笔者在这里并不想探究有关“概率”的问题,而是更关心在概率外蕴藏的玄机。比如,经适房背后的分配程序是否秉承了基本的公正?资格审查及摇号过程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舞弊行为?毕竟此前曝出的“6连号”丑闻经查确实存在违规行为,“14连号”不能不让人产生诸多怀疑。

  就在人们纷纷质疑的同时,当地房管局和司法局公证处均表示此次摇号过程及结果无任何问题。那么,“14连号”中有13人来自同一所中学,其中还有一名没有申请资格的17岁中签者,又该如何解释呢?摇号现场的公平、公正、透明不等于场外的公平、公正,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其实,如果房管部门当初进行摇号设计时,能听听广大业主的心声,采取一种大家公认的更合理的方式,或许更能增加公众的信任感。但当地房管局和公证处负责人在事件发生后,竟然急匆匆地站出来称“合格”和“公平”,这种简单的表态显然更容易引起公众的猜疑,反而将事件复杂化了。

  笔者认为,“14连号”事件不能止于简单的“概率论”解读,有关部门只有以一份翔实、科学、严谨的报告对“14连号”事件进行合理的解释,才能让“软件合格”和“现场公平”等解释不再打折扣,才能挽回公众的信任。

  (刘力)

下一篇4